![]() 七三一部隊對受害者開展冷凍實驗(呂曉露 攝) ![]() 小學生在陳列館聽介紹 (呂曉露 攝) 探訪七三一部隊食人魔窟 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之際,途經哈爾濱,我們專程來到了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上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簡稱“七三一部隊”)舊址。舊址陳列館建築的外觀採用黑色,是為了表達以冷峻的姿態封存歷史,卻讓真相永遠向陽而生的意象。 一九三六年,日本軍國主義者在新疆大街秘密劃定六點一平方公里區域,建立世界最大細菌戰基地。七三一本部下設八個部、一個特別班和三個野外實驗場,構建了從人體活體實驗到細菌武器研製的完整犯罪體系。 日軍通過“特別移送”獲取實驗材料。所謂“特別移送”,實為日本軍國主義者繞過司法程序將人直接送到七三一部隊進行活體試驗。據相關人員供述,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五年間,至少有三千人被用作人體實驗材料。專家通過對“特別移送”原始檔案、伯力審判材料等史料的比對,確定其中有姓有名、有名無姓、有姓無名及事件關聯的受害者達一千五百四十九名。 “七三一”將受害者的四肢澆上冷水,置於零下四十攝氏度的戶外,用鐵棍敲擊凍僵的肢體直至發出金屬般的聲響,再以不同水溫“解凍”,觀察皮膚脫落情況。這是凍傷實驗室展區再現的場景。 “七三一”將鼠疫、霍亂等致命病菌注入受害者體內,在凍傷實驗室、毒氣實驗室進行慘無人道的實驗。 館內參觀者絡繹不絕,人們或駐足聽講,或低聲交流。留言台前,不同年齡、國籍的人書寫着感悟。 陳列館的出口,一條七十六米長的涵洞連接新館與舊址。涵洞兩側的“證言牆”上,刻滿了七三一部隊原隊員認罪筆供和受害者口述。沿着涵洞,我們走向漸漸明亮的洞口。涵洞外,南門衛兵所舊址、特設監獄遺址的殘垣斷壁依然存在,成為七三一遺址的實證之一。 (南京三日電) 本報特約記者 呂曉露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