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火柴厰參與全國火柴同業會抗日救國活動 (圖片來源:1932年1月9日《大公報》) ![]() 火柴包裝紙(四角火柴)昌明廠造 (圖片來源:澳門懷舊收藏學會姚鴻光藏品) ![]() 火柴包裝紙(六耳火柴)東興廠造 (圖片來源:澳門懷舊收藏學會姚鴻光藏品) ![]() 火柴包裝紙(三三角牌)昌明廠造 (圖片來源:澳門懷舊收藏學會姚鴻光藏品) ![]() 抗戰香煙紙。印有“十九路軍在江灣之戰”,中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圖片來源:澳門懷舊收藏學會姚鴻光藏品) ![]() 抗戰香煙紙(東北義軍抗日紀)。印有“馮占海將軍在吉長路沿線巡視”,中國福新煙公司。 (圖片來源:澳門懷舊收藏學會姚鴻光藏品) 共赴國難 “九 · 一八”事變與澳華人支援祖國抗戰 澳門華人愛國愛澳的傳統,由來已久,根深蒂固。他們與祖國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具有強烈的家國意識和情懷。一九三一年“九 · 一八”事變後,澳門各界籌備成立“闔澳華僑籌賑東北兵災慈善會”,號召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支援東北馬占山抗戰救國,賑濟受災同胞。一九三二年初,日軍在上海發動“一 · 二八”事變,籌賑東北兵災會更名為“闔澳華僑籌賑兵災慈善會”,支援十九路軍抗日,賑濟上海受災難民,書寫澳門華人在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危機時刻,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共赴國難的輝煌篇章。 同仇敵愾 各界發起組織籌賑兵災會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的消息,迅速傳遍海內外,澳門《新聲報》等在頭版頭條醒目位置,報道事變經過,喚醒民眾奮起抵抗。華人學校聞訊即刻行動起來,在學校張貼“毋忘國恥”“讀書救國”等標語,崇實學校等以周會、時事會等形式,向師生報告全國的抗戰形勢。宏漢校長鄭穀詒為表達澳門師生抗戰的決心,當即以“澳門宏漢學校全體師生”名義,撰寫鏗鏘有力的《致義軍書》,張貼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各界華人開展抵制日貨,振興國貨運動,有的商家在火柴、爆竹等商標設計上,加入“抵制劣貨”,“毋忘國恥”等口號標語,在全澳開展捐款活動,支援東北的抗戰救國運動。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