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全澳抗戰 各界支援東北上海抗戰救國



籌賑兵災慈善會發表告同胞書 (圖片來源:1932年4月《籌賑兵災會工作報告》)

一九三二年四月三日闔澳華僑籌賑兵災會委員職員合照 (圖片來源:澳門懷舊收藏學會姚鴻光藏品)





澳門與海內外華人通電節選,彰顯澳門華人與祖國的抗戰緊密聯繫。 (圖片來源:1932年年4月《籌賑兵災會工作報告》)

    全澳抗戰  各界支援東北上海抗戰救國



    “闔澳華僑籌賑東北兵災慈善會”成立後,主要開展三項工作,一是兵災會成立當天,即席進行募捐活動,為社會民眾作出表率與示範;二是通電海內外,通報澳門抗戰救亡工作的進展;三是在全澳掀起捐款高潮,隨時準備支援東北、上海抗戰和賑濟難民。



    在東北兵災會成立當天,該會主席、委員及澳門殷商、各界職員、學生,以及花界商女等參與即席募捐,范潔朋、黃叔平、李漢池、葉作朋、陳燕庭等各捐西紙五千元;崇實中學女學生馬慧珍捐銀毫一元正;源源公司及濠興娛樂場全體職工捐出半月薪水。花界商女捐款救國的積極性高,其中碧雲霞姑娘捐出鑽石戒指一隻、珍珠鐲一隻、玉扣金頸鍊一條、白金手鏢一個、黑石戒指一隻、西紙四百五十元、憑單九十元正、港大元十元正; 飄零姑娘捐金錢軟鐲一隻、憑單四百元正;小瑤姑娘捐西紙二百元正,外加一個月的局帳;鳳連姑娘捐毫銀二百元正,肖金姑娘、碧雲天姑娘、珍珍姑娘、惜儂姑娘、大口蘇姑娘和新街四十九號的六姑各捐西紙一百元正。國難當頭,商女捐款愛國的熱情鼓舞各界支援抗戰的積極性。



    為了動員組織全澳抗戰力量,開展長期抗戰救亡,基於“外患未已,強寇方張,精誠團結,長期抵抗,實行全國總動員,以從事工作,庶可救亡”的需要,澳門各界決定成立“闔澳華僑籌賑東北兵災慈善會”,團結闔澳愛國力量,支援馬占山抗日及賑濟難民。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廿七日,在灣仔廣善藥局召開成立大會,萬餘人與會,民眾公推范潔朋代表鏡湖醫院、陸翼南代表同善堂,黃叔平代表澳門商會,蘇菊花代表澳門敎育會,杜輝漢代表華人代表,周藻代表澳門各界抗日救國會,梁彥明代表澳門黨部,李瑞秋代表灣仔鄉公所,李熾南代表灣仔商會組成臨時主席團。主席范潔朋強調,該會的職責主要有兩個:一是該會雖緣起東北國難危機,但“大難未已,來日方長,將來兵災戰禍,恐不僅限東三省的災區,都是本會賑濟所及”;二是所募集的賑災款項,本會完全有權“分別審認,何處是因為國難,遭罹戰禍慘劇的災區,便向這災區實行救濟”。大會通過多項決議,對如何開展募捐做出明確規定,除即席募捐之外,決定由澳門各行商、各社團、各機關分別募捐,從即日起每十日統計一次,無論捐款多少,一律登報表彰;凡捐款二百元以上者,存儲於華僑殷實銀號,其提取及用途須經值理會通過,再經正副主席及財務員署名後才能支取等。澳門各界支援祖國抗戰及賑濟災民的救亡運動,在該會的統一部署安排下有序展開,闔澳華人全面支援抗戰的熱情日益高漲。



    澳門兵災會致電馬占山,稱他“孤軍救國,氣壯山河,國事可為,人心未死”,對他的愛國壯舉給予高度評價,向他傳遞了闔澳各界捐輸東北抗戰的決心。同時向國民政府、廣東國民政府、海內外各機關、各報館等發出通電宣稱:澳門華人社會隨時準備向黑龍江抗戰將士匯款。這些事實表明,澳門華人與祖國的抗戰緊密聯繫在一起,是支援中國抗戰的有生力量之一。



43

鮮花
10

握手
81

雷人
91

路過
2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