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十二項目列非遺社會認同



澳門春節活動不乏舞龍、舞獅等元素。

    十二項目列非遺社會認同



    有意見倡確立澳門特色春節彰差異性



    文化局近日公佈完成編製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公開諮詢意見總結報告。諮詢期內收集到九百三十一份意見,當中八百七十三份為主動提交的社會意見,較多關注土地信俗、舞龍、舞獅。普遍認同十二個項目的價值,建議將其列入非遺名錄。



    本報記者  許文權  報道



    該局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相關規定,於去年十二月四日至今年一月二日,對建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十二個項目公開諮詢。涵蓋四大類,包括表演藝術類的舞龍、舞獅、葡萄牙土風舞,節慶禮儀風俗類的“土地信俗”、春節、端午節、龍舟競賽,自然和宇宙知識實踐類的太極拳,傳統製作技藝類的葡撻製作技藝、杏仁餅製作技藝、嫁喜禮餅製作技藝、竹昇麵製作技藝。

    具歷史文化價值

    在收集到的意見中,認同“土地信俗”列入名錄者,認為該項目具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是華人文化的一部分,是具特色的信仰活動。認同舞龍列入名錄者,認為傳承着中國傳統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居民基礎,是灣區特色活動,代表“龍的傳人”和“地區文化軟實力”,蘊含諸多美好寓意。認同舞獅列入名錄者,指舞獅是國粹,是廣東獨有的表演活動,能增強節日喜慶氣氛和儀式感。

    認同葡萄牙土風舞者, 指其完好保留舊時期的傳統,是研究澳門的重要素材;認同春節皆因是我國傳統節假日,具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有意見希望考慮確立澳門特色春節,展現澳門與其他地區春節的差異性。認同端午節皆因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涵蓋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內容。認同龍舟競賽因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意義,是本澳常見及富文化特色的活動。

    澳門飲食有特色

    認同太極拳者因融合哲學、養生和武技等內容,反映陰陽循環和天人合一的傳統思想及養生觀念。認同葡撻製作技藝者因體現中西文化的融合,代表澳門的飲食傳承與創新。認同杏仁餅製作技藝皆因能展現中華飲食的精髓。認同嫁喜禮餅製作技藝皆因歷史悠久,展現出獨特的地方民族特色,應加強保護並傳承。認同竹昇麵製作技藝者皆因保留傳統的手工製作文化,承載着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價值,是澳門手工技藝的重要象徵。

    完善傳承人制度

    綜合諮詢期內收集的附加意見,整理出八個主題,合計九十條意見。較多涉及“關注非遺保護工作”及“加強推廣和宣傳”。涉及“關注非遺保護工作”的意見,建議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制度,通過加強研修培訓和梯隊建設,保障非遺技藝的延續與發展;希望設立專門針對社區的重點活化非遺項目,透過建立平台或獎勵計劃,吸引年輕群體參與文保工作,結合展覽、交流會等多元形式推動社區參與,進一步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認為非遺傳承應堅持守正創新,在健全保護體系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及數字化手段,拓展非遺文化邊界。

    在“加強推廣和宣傳”方面,冀當局建立平台整合資源,通過與青年團體、旅遊業界、公共巴士等多方合作,全面增加非遺項目的曝光度。



78

鮮花
18

握手
25

雷人
50

路過
4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