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開荊 社科會:培養青年參與文保 澳門社會科學學會會長楊開荊認為,文化局近日公佈同期完成公眾諮詢的非遺名錄與動產評定結果,獲居民普遍認同及支持,體現澳門傳統與多元文化的共融。 楊開荊指出,完成公開諮詢的十二項非遺項目,具有相當的認知度。 這批項目有長期的發展歷史,擁有相當的參與者,因此具列入澳門《名錄》的條件。希望當局和民間進一步思考和制訂明確的保障措施,以助項目更好保護和宣傳,尤其加強培養和鼓勵青年參與,發揮非遺的最大價值。 首批被評定動產諮詢報告已出爐,這是澳門首次推出四百項動產項目舉行公眾諮詢,也是一項重要的文化工程。四百件動產以澳門博物館館藏為對象,分為考古、宗教、紡織品、手抄本、玉石器具等十二類。 從當局收到的二百七十四份調查意見可見,絕大部分表示認同,相信大眾對評定沒有異議。通過評定,令澳門珍貴文物得到彰顯,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凸顯其普遍價值。 冀擴大評定對象 她期望政府藉此良好契機,持續培養更多有志人士認識和了解文物,包括考古、文化價值,以及背後的歷史故事,活化這些文物。同時擴大評定對象範圍,如社團機構的藏品等。 也可以作為製作相關藏品文創產品的元素,振興澳門文化的同時,也可帶動經濟發展。通過網絡技術和人工智能記錄和呈現,方便居民或專家學者研究。 綜上所述,澳門的文化資源非常豐富,高度體現澳門中華傳統主流文化得到傳承,同時呈現不少葡國文化的項目,可見澳門具多元文化特色。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