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四大天王”的棋壇往事 象棋是南粵開展最早和普及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棋弈風氣在社會各階層流傳已久,無論官商紳士、文人雅士、販夫走卒,閒暇都樂於對弈當中。民國時期,廣州棋壇發展興旺,人才輩出,省港澳棋弈交流日益頻密,使得澳門棋壇亦興旺起來。 一九三二年,粵港澳象棋賽輪番舉行,澳門棋手逐漸被三地棋壇所認識。當中黃蘇棋藝已大有所成,是獲得澳門象棋公開賽冠軍最早的棋手,被當時省港澳棋壇列入十八羅漢之一;這十八人被認為棋藝僅在廣東四大天王(黃松軒、馮敬如、盧輝、李慶全)之下。 當時已具名氣的鄒青,最為人稱許的戰績是在第二次港澳埠際賽中,力挫江鎬垣以及當時居港的七省棋王周德裕等,被稱為“快棋聖手”。另一位棋手薛炳光多在添男茶樓或棋檔與人對弈,但他的棋藝被人們所稱許,認為是澳門一線水平棋手。一九三七年九月上海中華書局印行,由謝俠遜輯著的《橘裡叢談》一書,書中列出澳門著名象棋高手名單,計有李君達、黃蘇、鄒青、薛炳光、鄭仲輝等。 一九三八年,另一高手梁兆光正在添男茶樓裡,埋頭打磨棋藝之時,剛好碰上一場奇遇,讓他的棋藝突飛猛進。此時,澳門棋壇進入發展高峰,也成就了黃蘇、鄒青、梁兆光、薛炳光被稱為“濠江四大天王”的棋壇往事。 梁洪波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