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標明快充協議(PD)的充電頭更安全 ![]() 功率大於18W(中間位置)的插頭可稱為快充 ![]() Power Z測試計能更 了解充電線是否及格 ![]() 學會讀懂充電裝置的標識,可 減少意外發生。 ![]() 市面上有不少充電線保護套,但不能忽略其本身也是一種消耗品。 充電安全知多啲 上一期與讀者分享了關於拖板的使用規格與安全,然而我們生活最常見的手機充電,隨着時代也不斷地改變與革新。一些看似簡單的線材,其實蘊藏著不少學問,讓我們了解充電線的種種小學問,保障充電安全,避免潛在的危險!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充電線接頭有三種,分別是Micro-USB、USB Type-C 和 Lightning(蘋果專用型號)。第一種是梯形的Micro-USB,有正、反之分,在二○○九年成為全球充電連接器標準,在日常中已經開始被淘汰,也不在快充的行列,常見於小裝置以及舊款安卓手機的充電。Lightning自二○一二年以來一直是 Apple獨有的連接器接口,最大的特點是可逆連接,而隨着產品的更新,現時也漸漸被淘汰。而Type-C 已成為新一代主流,具備正反可插的設計,傳輸速度與充電效率亦較高。 在基本物理知識中,電壓(V)與電流(A)數愈高,將提升更高的充電功率(W),縮短充電時間,而快充技術即是以在手機的安全負載範圍內,利用高供電功率提升手機充電速度、縮短充電時間。但快充技術並不僅是單單源於充電線或充電頭,而是由手機的電源芯片、支援的充電協議、充電頭與充電線這四大要素所構成。普遍來說,功率大於18W的插頭可稱為快充,但即使購買到了市面上支援100W的快充頭,手機電源芯片也只會自動維持在固定功率,以免發生危險。因此若僅供手機充電之用,原則上購買30W以內的充電頭已經充夠。 在購買充電線與充電頭時,要注意盡量選擇優質、可靠的充電線,在網購時所贈送的輕、短、三無充電線盡量不要使用。在充電時如果有明顯發熱的情況,就應該停止使用。另外,記得充電線也是一種消耗性用品,最好定期更換。 庭 婷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