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 周日工人姐姐放假,於是廚房變成了愛人的天地,他經常做着不同的美食給我們。有時是一個日式小火鍋,用昆布煲好湯,放入豚肉、各式菇類、豆腐還有我們喜歡的青菜。有時焗隻雞,有時會做披薩,有時是壽司飯配紫菜,有時會煲雜菜湯配我家鄉的麵疙瘩……有時,他會買一大份刺身回家,問我要不要小酌一杯。看着愛人的眼角也漸漸有了歲月的痕跡,中年大叔也不一定盡是油膩,只是當初勇往直前的青年,變成了勇於承擔的人到中年。 放假我們喜歡一起去樓下超級市場購物,在氹仔生活少了許多逛街市的樂趣。街市的喧嘩代表着生活的順遂,在這份喧嘩中保持尋覓的快樂,而現下只能屈居於幾家大型超級市場,大概也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妥協吧。愛人是個生活家,他喜歡研究各式食材的成份,買什麼樣的雞蛋沒有激素,用什麼樣的鹽、什麼樣的醬油添加劑最少……他告訴我,這就是生活。 有時,我們趁孩子們在鄭家大屋參加活動的空閒,一起穿街走巷到下環街市熟食區吃份奶油豬,喝杯熱咖啡。有時我們帶着兩孩子到水上街市熟食中心吃大牌檔,椒鹽九肚魚、梅子豬手、椒絲腐乳通菜……然後再順便去街市買條多寶魚、買些菜心帶回家,生活的安定、人間的煙火,便是這世間最美的風景。 而我,最喜歡在一家子酒足飯飽後,選擇去廚房把最後的洗碗工作包攬。其實我喜歡洗碗,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性格中原本就喜歡做清潔工作,把油膩的碗筷清潔乾淨、雜亂的廚房收拾整潔,暢快感油然而生。另一方面,我喜歡一邊洗碗一邊看着窗外的風景,聞着別人家煮飯時飄進來的飯香味,有時是蝦醬味,有時是辣椒味,我總是聞得一臉滿足。味道在我們大腦中有着不同的回憶,思緒總能被帶到久遠之前,都說這俗世的煙火最能撫慰人心,原來是真的。 我會等孩子們都睡下後,躲進書房,把這種感受敲打出來。獨處是摯愛,在屬於自己的一隅空間內,任憑思緒亂飛,於是便有了筆下的碎碎唸。這世間的自由千萬種,唯有抵達內心的自由最自由。早上睡在床上,聽見廚房裡的忙碌,是幸福;在廚房裡為睡着的人張羅,也是一種滿足。早晨的清粥醬菜,是一天的好心情;中午飯堂的兩葷一素一湯,是生活對我們的犒賞;燈光下熱氣騰騰的晚飯,提醒我們,雖眼下的自己生活碌碌,也不要忘記感念歲月的沉澱,終是將這塵世的煙火帶進了光陰。 若 瑜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