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區域優勢 打造出海IP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發展規劃(二○二五至二○二九年)》出爐,成為未來幾年的指導方案。“產業規劃”覆蓋從“四新”產業發展、琴澳產業一體化佈局、優化營商環境、構建產業空間格局等方面,明確將構建“澳門平台+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產業聯動發展新模式,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產業規劃》區域協同發展部分,提出“合作區將推動構建與珠海、澳門海外聯合招商機制,構建‘總部在澳門、研發在橫琴、生產在珠海’的產業合作模式”,為三地協同發展提供清晰路徑。 過去珠澳曾聯合招商,近年常見以琴澳聯合招商。早前由珠海市政府、深合區執委會及澳門招投局首次於葡語國聯合舉辦經貿活動,揭示三地抱團出海的優勢。 從三地資源看,澳門可利用中葡平台的橋樑作用,聚焦總部經濟、金融服務、文旅會展及國際貿易,發揮總部管理、品牌推廣及國際市場開拓職能,吸引跨國企業設立區域總部。橫琴則重點發展科技研發、中醫藥、高端製造及數字經濟,建設國際教育城及高科技研發中心等特點,結合高校在橫琴合作設立聯合實驗室資源,研發在橫琴,順理成章。並因珠海可承接高端製造業及產業化基地,發展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產業,利用產業園區和物流優勢,實現研發成果的快速轉化與規模化生產,相輔相成。 三地優勢明顯,協同發展大有可為。未來可利用澳門的中葡平台,瞄準葡西語系國家出海,開拓有意落戶發展的海外投資者,在“1+4”產業框架下建立量身訂造的優惠措施,以適合發展總部在澳門、研發在橫琴、生產在珠海的佈局分工,發揮區域高水平的營商環境。另亦可對具發展潛力的產品,倘欠缺資金及市場,可以透過區域內的投資基金轉化落地,促進多元發展等,呼應《產業規劃》的目標。 三地實現資源高效配置與經濟協同發展,在於建立高效的協調機制、明確的產業定位以及靈活的政策試點,釋放各自競爭優勢。 春耕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