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大姚縣一處光伏發電項目,晶科能源為其提供了100MW光伏組件。(新華社) 我“光伏治沙”走向海外 據新華社報道:早前落幕的二○二五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太陽能科技企業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全球副總裁錢晶分享了中國光伏治沙的經驗,吸引諸多外國與會者參與。 光伏陣列如同沙障 向沙特阿拉伯第五輪可再生能源光伏項目中的AHK2和MAS兩大光伏項目供應總計1.75GW的晶科組件;通過阿布扎比1.8GW PV3阿吉班光伏項目,在廣袤沙漠中打造“光伏治沙”標桿工程……越來越多中國方案走向海外,為更多地區能源轉型與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可複製的樣本。 “沙戈荒”是沙漠、戈壁和荒漠的統稱,其光照強、降水少,太陽能資源豐富。錢晶說,光伏陣列如同巨大的沙障,能夠減緩沙暴侵襲。有了光伏板遮擋,沙地溫度降低,減少了水分蒸發,為當地植被生長創造條件,優化了小氣候。 “陽光無處不在,我們希望通過自身的光伏技術惠及全球。”錢晶說。公司正逐步從全球銷售轉向全球生產和投資,向外輸出技術、系統、標準、人才和經驗,使當地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產業鏈。 亞洲多國家將受益 蒙古國企業家巴圖詩蒙 · 延甘巴亞聽取討論後非常欣喜。他認為,蒙古國有廣闊的沙漠,豐富的太陽能潛力還未充分釋放。中國創新的光伏技術越來越多,雙方開展合作,蒙古國巨大的太陽能潛力也將得到釋放,還將使亞洲其他需要能源的國家受益。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顯示,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二百五十七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廿六點八一;沙化土地面積一百六十八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十七點五八。 光伏治沙是一項有效的“沙戈荒”治理路徑。“十四五”以來,中國多次強調加快推進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 推動綠色能源發展 北京林業大學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教授薛永基認為,在“沙戈荒”地區建設大規模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基地,是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與荒漠化治理、生態修復、農牧業發展相融合的有效方案。 “這不僅推動了綠色能源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還通過生態修復與能源產業融合,為‘沙戈荒’地區創造綠色經濟增長點。”薛永基說。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