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批沙障播種一體機在錫林郭勒盟境內的渾善達克沙地作業(新華社) 機械化裝備助治沙 據新華社報道:在茫茫的渾善達克沙地上,十多名駕駛員各自操控着沙障播種一體機,並排緩緩行駛。這些機械在鋪設沙障的同時,播下了草籽。不遠處,幾台多鑽頭灌木打孔機快速鑽出樹苗孔位…… “三北”攻堅戰主場 “過去鋪設沙障是一道工序,播種草籽是一道工序,需要人工作業兩次,如今沙障播種一體機把它們合二為一。多鑽頭灌木打孔機代替人工打孔,效率也明顯提高。”設備研發機構、蒙草智能裝備研究院院長王磊說,利用這些智能設備,通過“邊整地邊栽植”的方式,作業效率能達到人工的二十倍以上。 這裡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桑根達來鎮阿拉台嘎查治沙項目區。渾善達克沙地總面積五千七百六十六萬畝,被稱為距京津地區最近的“大沙盆”,也是“三北”工程攻堅戰的主戰場之一。 據錫林郭勒盟林草局介紹,錫林郭勒盟境內渾善達克沙地面積佔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三,全盟今年着力加大機械化、智能化治沙力度,計劃完成沙地治理面積五百六十六萬畝。 二○二三年“三北”工程攻堅戰全面打響,中國北部加快推進荒漠化防治,取得明顯成效。然而隨着攻堅戰的推進,待治理沙區大多成為更難啃的“硬骨頭”,自然條件嚴酷、治理難度大、地形複雜,傳統“人海戰術”在效率、成本和治理規模上難以適應現實需求。 更加智能精準高效 中國開始着力以科技創新破解治沙難題,讓機械裝備助力沙漠治理。為提升“三北”工程項目機械化水平,去年底,國家林草局印發《“三北”工程首批適用林草機械裝備目錄》,包含沙障鋪設、沙地灌草噴播與苗木栽植等五大類廿八種林草機械裝備。 在防沙治沙技術攻關方面,內蒙古去年投入一億餘元,以“揭榜掛帥”方式實施十五個防沙治沙科技創新攻關項目。目前,智能植樹機器人、多功能立體固沙車等裝備已推廣應用。 在黃河“几字彎”攻堅戰片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烏大沙蒙寧聯防聯治項目區一片繁忙。由內蒙古錦泰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無人植樹機器人“句芒三○一”和無人機成為項目區的治沙“明星”。 “句芒三○一”集成自主導航、視覺識別等先進技術,五秒可完成一株樹苗栽植全流程,而無人機能高空運送種子和沙柳,單機每日作業量達人工的十倍,成本僅為傳統人工作業的百分之三十。 在治沙效果監測領域,鄂爾多斯市林草局使用“天空地一體化”智慧體系。工作人員通過手持終端,實時調取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測與地面傳感器數據,精準掌握植被覆蓋、土壤墒情等動態指標。 今年,內蒙古計劃完成“三北”工程建設任務五千萬畝以上,計劃將機械使用率提升至百分之五十以上。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