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萬 · 巴恩攝影作品1 ![]() 伊萬 · 巴恩攝影作品2 ![]() 伊萬 · 巴恩攝影作品3 ![]() 伊萬 · 巴恩攝影作品與澳門聖若瑟大學建築及設計系的裝置作品 在世界之間 我和陸文宇作為今年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的聯合策展人,我們對澳門這個城市近幾年的一致的最深印象是,一個不大的城市,卻因為它特殊的歷史位置、地理環境和演變邏輯,將幾個區別很大的生活世界高密度的並置在一起。或者說,生活中不可能在一起的城市事物,似乎偶然地就碰撞在一起了。 作為策展人,我們覺得應該用一種敏銳的攝影去捕捉這種感覺。但是,有這種“世界感”的建築師從來都不多,能夠抓拍到這種多世界平行狀態的建築攝影師也同樣很少。印象裡布列松的攝影中有這種意識,他的人像攝影中經常看到這樣一種構圖,人在豎構圖的下部分,一些事物在上部分,它們同樣清晰,似乎是同時存在的兩個世界。而在我們熟悉的建築攝影師中,尋找有這種意識的,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伊萬 · 巴恩。他在二○○七年為我們業餘建築工作室剛剛完成的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二期,拍攝了一組照片,記得當時是《Domus》雜誌的約稿,這組照片讓我們印象深刻。和常見的那種唯美的、沒有人的、紀念性構圖的建築攝影不同,他的照片中總是有人存在的,似乎是在現實中某種事件剛剛發生時被抓住的一個場景。但是作為一個專業的建築攝影師,不管事件如何發生,建築和城市本身的平行存在仍然是清晰有力的。對這種特殊時刻的特殊場景的發現,他的意識非常敏銳,很有點布列松的風範。另外一個重要的視角是他能夠理解建築與環境的平行關係。大多數建築與城市攝影都是默認以建築為中心的,而伊萬 · 巴恩能夠理解我們的作品中那種建築與環境與自然的平等意識,多樣性事物的並行存在的意識。或者說,他對於城市的認識,他有着一種對不變與變化的事物同時存在的認識,對整體與細節同時把握的認識。所以他拍攝一個對象,無論是一個建築還是一個城市,他的照片能夠形成一組獨特且豐富的呈現。 一般公眾也許不知道,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在設計的初始,往往是從天上的視角開始。總平面圖,總體模型都是從一種俯瞰的草圖開始。作為一個建築攝影師,伊萬特別注重用航空攝影捕捉俯瞰場景。這不僅是一種空間視角,也是一種時間視角,伊萬特別注重追尋一個城市從清晨到日落到夜晚的變化。 將地上的視角和天上的視角同時去看,一個建築、一座城市的特質與魅力才會完整展現。 這次伊萬 · 巴恩為澳門館拍攝的澳門城市的一組作品,有足夠多的好照片讓我們選擇,讓人興奮。看了這些照片,我最基本的感覺是,澳門是如此有意思的地方,它的變化折射着這個複雜世界的變化,這種變化預示着一個不確定但是有意義的未來。 王 澍 策展人 平行世界:第十九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澳門展區 主辦單位:澳門文化局 執行單位:澳門藝術博物館 支持單位:美高梅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十一月二十三日,逢周一休館。 展覽地點:Arsenale, Campo della Tana, Castello 2126/A, Venice, Italy (威尼斯軍械庫雙年展主場館對面)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