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瀾常予人吊兒郎當的感覺 蔡瀾首次見報 誠如不少報道所提及,蔡瀾先生是在十八歲時開始到日本留學。期間獲世叔邵逸夫指定要他擔任邵氏的駐日代表,於是便開始在日本的半工讀生涯,及至完成課程後亦順理成章於廿二歲的六三年定居香港,並擔任邵氏的製作經理。 只是別以為蔡瀾甫到香港為邵氏工作就是知名人士,事實在首幾年他都只是寂寂無聞地埋首工作,只因為他的職銜很模糊,雖算得上是高層要員,惟甚麼工作都與他有關似的,忙得根本似打雜。而且由於公務繁多,他常予人吊兒郎當的感覺,只因他的裇衫後面永遠都是吊在褲頭外飛舞,既沒時間也不願接受記者訪問。 直至六八年底,蔡瀾的名字才首次在香港見報。因當年有巨型郵輪經港稍作停留便到星馬,而邵氏已有三部電影定在船上取景,繼而於星馬拍外景。惟這三部電影又各有各的問題,隨時可能影響預定安排。最終邵氏決定由蔡瀾擔任總領隊及製作人,究其原因是蔡瀾腦筋較靈活,又早就有過不少拍攝的經驗,所以由他擔任總領隊,負責所有安排。 其時的報道中提到:三部新片的總領隊及製片人,是本港影圈人士比較陌生者,他叫蔡瀾。蔡瀾是邵氏三朝元老蔡文玄的第三公子,代表邵氏駐在日本。邵氏往日本拍外景的影片,蔡瀾從旁協助不少。在日本大學深造期間,已為兩屆亞洲影展之評判員,邵氏的《金燕子》、《飛刀手》、《狂戀詩》、《驚心動魄》及《女校春色》等,他都是主要策劃人。邵氏這次將這三部片的製片重任予他,可見對他的倚重。 娛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