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是有哲學觀的企業家 二○一九年六月二十四日,任正非在《金融時報》專訪中談及鴻蒙作業系統,表示鴻蒙作業系統主要應用於物聯網,面向時延作業系統。同年八月九日,余承東在開發者大會上談及華為“鴻蒙”的英文名“Harmony”,鴻蒙有“開天闢地”之意。天地開闢之前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就叫鴻蒙,最接近的英語單詞是Genesis,英文名用中文拼音“Hongmeng”,表示鴻蒙不易發音,因此使用Harmony。 《莊子 · 在宥》曰:“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成玄英疏曰:“鴻蒙,元氣也。” 鴻蒙初開本無性,打破頑空須悟空。起源即未來,華為的創意對建構元宇宙的設想有着重要的啟迪作用。元宇宙正是換了洋裝的鴻蒙,是對華為網絡世界觀的複製。 百轉千迴,人類少年時期的玄思在數字時代再現生機。技術主義、後人類科技(如AI)對人類未來的塑造愈加凸顯,而元宇宙的創設重新點燃詩意的想像,以人的意願與目的而非單純以因果自然法則創建,閃耀着童話般的希望。作為數字化生存的最高形態,元宇宙不斷顛覆着人類認知方式、感知方式、交流方式以及審美體驗,人的神經感知與意識無限延伸,憑藉數字身份全方位沉浸、穿梭於平行宇宙、遊刃於現實與虛擬不再是幻想。 劉慈欣的《三體》,以“心”為原點,向外無窮浩瀚,心內與心外終屬一體,諾瓦利斯的唯美斷片依然迴響,“同外在相比,內在彷彿更多地屬於我。它如此真切,如此神秘,我們情願全然沉浸其中。它就是故鄉。可惜它又是這般夢幻,這般不定。難道恰恰最完美的,最真實的必定看起來這般虛幻,而虛幻的卻這般真實?”歷經千年物質文明之後,幾十年的互聯網和數字革命則在某種意義上讓人類重返童話,續寫未完成的心靈史。 龔 剛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