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粵非遺劇場卅萬觀眾共情



穗舉行“珠水共融時代新韻”展演

    粵非遺劇場卅萬觀眾共情



    “珠水共融 時代新韻”專題展演,六月廿一至廿二日一連兩晚,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非遺劇場璀璨綻放,線上線下吸引超三十萬人次觀看。

    開篇即見傳承的薪火相傳與青春力量,普甯英歌的雄渾氣魄在《英歌雄風》中震撼全場。八十歲木魚歌泰斗李仲球與徒弟黃佩儀以及說唱歌手葉淦鴻攜手,一曲《潮湧魚歌》大膽融合搖滾說唱,古老敘事煥發時代新聲,堪稱傳統創新的驚豔碰撞。化州《跳花棚》的質樸歡騰,傳遞着鄉土的熱情與生命力;古琴藝術(嶺南派)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謝東笑《碧澗流泉》的空靈琴韻中,與劉奕菲的劍舞剛柔相濟,琴劍和鳴間勾勒出嶺南文化深邃而靈動的精神圖譜。

    是次展演彙聚四省劇種匠心同台,共繹《梨園競芳·白蛇奇緣》,生動詮釋了“和而不同”的中華文化智慧與泛珠三角區域緊密相連的人文脈絡。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以明快詼諧打頭陣,盡顯湘楚風情;粵劇、川劇、潮劇串聯演繹的《白蛇傳》選段,更是給觀眾展現了珠水流域的戲韻傳承。

    京族獨弦琴藝術《過橋風吹》,以一根琴弦撥動京島漁家的浪漫情懷,餘韻悠長。莞香製作技藝化身為香道舞蹈《莞香》,由謝靜蘭領銜的香道表演與東莞舞蹈團演員的曼妙舞姿相得益彰。更有從江侗族大歌《祖公落寨》與琵琶歌《讓我陪你坐一夜》的天籟之音,多聲部的自然和鳴給觀眾鋪展出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中華民族文化和諧畫卷。

    瑤族長鼓舞《汪嘟》以廿一人的陣容舞出瑤山祈福的鏗鏘力量,鼓點如雷鳴般激越,彰顯出磅礴的氣勢。《中華雄獅》則帶來破壁式震撼,為傳統獅舞注入強勁的青春動能,在舞臺上迸發出耀眼的時代激情。廣東音樂曲藝團奏響經典《賽龍奪錦》,四十位樂手齊奏,激昂澎湃的旋律如珠江奔湧,氣勢恢宏,為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交響畫上句點。



8

鮮花
87

握手
6

雷人
42

路過
60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