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規會討論並通過澳門城市大學於路環九澳新校舍的規劃條件圖草案(工務局圖片) 城大新校舍規劃條件圖獲通過 城規委員倡放寬地積比率限高 【澳門日報消息】城規會討論並通過澳門城市大學於路環九澳新校舍的規劃條件圖草案,並研究是否追加交通評估研究。多名委員發言認為,澳門寸金尺土,應善用土地資源,建議放寬地積比率和限高等,為建築設計保留彈性,以容納更多學生,配合未來教育產業發展,以及關注周邊交通壓力。 位於鄰近九澳高頂馬路及業興大馬路的土地,將用作建設澳門城市大學新校舍。土地性質為租賃批地,面積一萬〇六百九十六平方米,樓宇最大許可高度為五十米。土地承批人須負責設計及建造公共行人天橋,並預留空間連接空中走廊。 建成後原校歸還政府 有多名委員發言關注地積比率、空中走廊、綠化及交通規劃情況。有委員認為,因應該校未來的發展規模、課程配套及面積要求,建議在法規允許範圍內,適當放寬地積比率,以滿足發展需要。有委員關注未來將有近萬學生到石排灣上學,交通規劃為何? 城規會主席、工務局長黎永亮表示,政府正在開展無償批給的程序予新校舍,原因之一是城大在氹仔的原校區在新校建成後要歸還予特區政府,供本澳其它高校使用。 城規廳代表回應指出,城大現有校舍(舊澳大校區)使用地積比率為四點五倍,參考澳門規模相近的高等院校指標,在有關基礎下提升至最大地積比至五倍。建築高度限制五十米,依據城規中教育設施用地的最大許可高度;覆蓋率限制參考現有同類高校指標。 城市規劃廳代廳長伍玉美補充,空中走廊與騎樓設計是行人系統升級的一部分,目標是提升步行環境安全與舒適。她認為有必要在該區設空中走廊,橫向連接現有社區及附近水塘休憩區。 交通局代表補充,目前,石排灣公屋群已有巴士總站及輕軌站,由於大學生上下課時間分散,認為足夠應付需求。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