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屏障保青少遠離毒品 近年青少年吸毒現象不僅隱蔽化、網絡化,並呈現新的特徵,對社會造成嚴重挑戰。藉著今日“國際禁毒日”,社會各界必須正視青少年毒品問題,教育、家庭與社會緊密配合,遏制毒品對社會的禍害。 面對新型毒品的挑戰,政府加快完善相關法律,加強打擊毒品犯罪,近期對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的列管立法,是一個重要舉措。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受不良朋輩影響而接觸毒品,甚至被利用從事相關犯罪活動,學校和家庭需共同努力,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値觀,透過正面榜樣,讓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增強自信,減少對毒品的好奇心。 教育是防範毒品問題的第一道防線。近年來,教育部門及警方恆常到學校宣講拒絕毒品的重要性,結合校方因應學生接收訊息的習慣,透過生動的互動教學,讓學生深入了解吸毒對健康、學業及未來發展的嚴重後果。甚至以角色扮演、戒癮者現身說法,讓學生感受到吸毒的真實影響,從而提升拒毒意識。 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環境,不少接觸毒品青少年可能存在一定的家庭問題,需要學校關注,並轉介相關機構跟進。家長亦應主動了解子女的社交圈及心理壓力,透過耐心傾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情感支持,並鼓勵子女參加體育運動和志願服務等正向活動,有效減少他們接觸不良環境的機會。家長也要提升對青少年異常行為的辨識能力,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及時干預。 政府和社會各界應攜手合作,共同防範青少年吸毒問題,可加強對網絡平台的監控,打擊在線毒品交易,切斷毒品供應鏈,定期開展社會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毒品危害的認識,讓更多人參與禁毒工作。構建全方位的防毒屏障,才能守護澳門青少年健康成長。 夏 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