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察團與伊犁、霍爾果斯領導合影。 ![]() 考察團了解霍爾果斯口岸發展歷程 工商聯感受中哈邊境貿易繁榮景象 澳可助霍爾果斯“走出去” 【本報記者古楨輝霍爾果斯廿五日電】由澳門工商聯會組織的“二○二五澳門——新疆青年工商考察團”,今日抵達霍爾果斯市,分別參觀霍爾果斯第六代國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等,感受“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哈邊境貿易的繁榮景象,探討合作發展新商機。晚上,霍爾果斯市副市長雷增濤等接待一行。 雷增濤、伊犁州黨委統戰部副部長石磊,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今晚假霍爾果斯迎賓館會見考察團一行。 霍爾果斯優勢獨特 雷增濤指出,霍爾果斯地處歐亞大陸核心地帶,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突出的口岸優勢,一頭連着十四億人口的內地市場,一頭連着二十五億人口的中亞、西亞、歐洲和非洲市場。同時,霍爾果斯擁有十個開放平台,並疊加“五免五減”稅收等優惠政策,目前在家電組裝出口、汽車組裝加工、有色金屬製造、農業整機組裝、日化產品加工等方面發展潛力巨大,歡迎澳門團員通過參觀考察、投資興業,共贏發展、共話未來。 澳門工商聯會理事長兼考察團副團長歐家威、澳門經科局產業發展廳長劉傑麟、橫琴深合區商事服務局高級行政專員余潤德等,以及部分團員代表相繼發言,探討兩地合作商機。 歐家威提到,此次到訪霍爾果斯,深刻感受到澳門與霍爾果斯在文旅、跨境貿易、金融和口岸等多個領域,存在廣闊合作前景。 澳有國際資源渠道 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考察,搭建起兩地工商界緊密聯動的平台,讓會員更好參與到霍爾果斯的投資。如團員中不乏從事數字認證、品牌升級轉型等領域的企業家。未來,雙方可圍繞相關領域深入合作,借助澳門獨特的國際資源與渠道,將霍爾果斯的優質產品推向國際市場。也希望引進霍爾果斯的企業家入駐澳門,借助澳門平台優勢更好地“走出去”。 考察團今日還參觀霍爾果斯第六代國門和國門文化展示館。這座總佔地面積逾五十八萬平方米的國門,於二○一八年九月啟用,年貨運通關能力達三百萬噸,出入境人員五百萬人次,是我國西部通關歷史最長、綜合運量最大、自然環境最好、功能最齊全的國家一類陸路口岸。 隨後,一行到訪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該中心於二○一二年四月正式封關運作,由中國規劃三點三四平方公里、哈薩克斯坦規劃二點一七平方公里跨境而建,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管理模式,承擔着貿易洽談、商品展銷、金融服務、舉辦各類區域性國際經貿洽談會等功能。在合作中心的連接通道上,團員還感受到“一步跨兩國”的獨特體驗。 冀引中亞產品入澳 澳門工商聯會名譽顧問李國輝認為,該中心的貿易活力令人驚歎,認為霍爾果斯作為連接中亞的重要口岸,中亞產品進入這裡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澳門也是拓展國際市場的良好平台。雖然兩地距離較遠,但現代物流體系的發展為貨物運輸提供更多可能,可探討通過合理規劃中轉路線,將當地的中亞產品帶到澳門,並憑借澳門在國際貿易、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優勢,以及與葡語系國家等國際市場的緊密聯繫,將新疆和中亞產品進一步推向國際市場。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