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外語不香了? 近期,有關外語專業的話題頻上熱搜,“高考將外語必考改為選考甚至取消”的專家建議、多所高校不再把英語四六級考試和本科畢業“捆綁”等改革措施,無不引發公眾關注。 然而,苗頭早已出現:河南大學停招法語,上海財經大學英語專業“消失”,西南交通大學商務英語停招……僅二○一八年至二○二二年這五年間,全國就有一百○一所本科院校裁撤外語類專業,日語(廿六所)、英語(二十所)成重災區。外語專業的退場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而是一場全球性撤退。 作為曾經的熱門專業,英語專業真的“不香了”嗎? 當AI翻譯能替代百分之九十的基礎工作,當全民英語水平飆升至CET-6成標配,傳統外語專業正淪為高校的“雞肋”…… DeepSeek翻譯技術的崛起便是一個鮮明信號,翻譯論文的準確率超過百分之九十,讓人工翻譯的優勢不再顯著。去年的數據顯示,百分之十二的初級翻譯崗位被AI取代,這一數字背後是無數從業者的職業危機。 為了應對智能時代,不少大學開始將英語和文化內容、人工智能等方面結合,推出了“英語+王牌專業”的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英語專業的調整,反映的是高等教育對市場需求的及時回應。在這個變革的時代,或許沒有永遠的熱門專業,只有與時俱進的育人理念。 千 語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