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的夏天 春夏秋冬,最令我膽戰心驚的季節莫過於夏天。炎熱加潮濕無疑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存在,我曾因無懼寒冬卻格外害怕炎熱的體質被友人稱為“西伯利亞人”,但仍能在南方安然生活了三十多年,不得不說是奇事一樁。 曾幾何時,我一度認為自己是“浪費糧食”的人,因為無論一日多餐,餐餐吃到撐腸拄腹,仍是那個瘦得跟猴一樣的人,更巧合的是本人的生肖正是猴。在那個生活並不富足的時代,運動是最便捷、也是最省錢的健康方式,加上我有一定運動天賦,在四年級便成為了學校田徑隊的一員。母親既想我增加運動時間,強身健體,也能藉此結識更多小夥伴,我也在田徑隊以別樣的方式讓教練留下深刻印象。 當時田徑隊一周兩至三練,隊員們在早上約六時四十分便要在松山步行徑集合,我六點自行在家出發,步行約十五分鐘便到達集合點。多年的田徑隊生涯,我是為數不多保持準時的隊員之一。一般而言,練習課分為三部分,包括約半小時的均速跑、節奏跑及跑樓梯,期間有兩至三分鐘的“飲水時間”。絕大部分隊員在完成半小時的均速跑後,衣服沒有太大變化,我早已滿頭大汗,背心也被汗水浸透,休息時坐在跑步徑旁的石椅,站起來時,椅子留下一層汗水的印記,場面十分尷尬。更可惡的是,與我最相熟的朋友也是田徑隊的成員,即使完成一小時的練習,都只會流下那兩三滴汗水,與我形成鮮明對比,但他也安慰我:“出得多汗,證明有畀心機練。”我也只能無奈笑笑了事。 告別炎熱的夏天後,冬天則是我的天下,在多位隊員穿上外套,完成全長一千七百米的練習後,手腳仍禁不住顫抖時,我只不過從背心變成T恤,下身仍是運動短褲,和暖的身體讓隊員們羨慕不已。 回顧過去那段求學經歷,最“有趣”的事莫過於在廣州升讀大學時,廣州的夏天既炎熱又潮濕,從宿舍到樓房門口領取外賣,以平穩的步伐往返台階不多的四層樓梯,我已流下汗水。值得一提的是,我也是樓層裏晾曬衣服數量最多的學生。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或許也有一百種夏天,我的夏天只有無盡的汗水及更換衣物。 明 非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