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榕樹頭)得相能開國

得相能開國



    劉禹錫詩云:“得相能開國。”這是說劉備在孔明的幫助下建立了蜀漢政權,於是天下三分。他還擔任後主劉禪的丞相。劉備臨終時那番話更別有深意,他對孔明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以孔明的能力和智慧,架空劉禪或取而代之並不困難,但從此便是謀朝篡位的奸臣,諸葛孔明作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精神上是難以接受的。所以,當聽到劉備這樣說時,諸葛亮便涕淚滿面地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意思是說自己將會竭盡全力,奉守忠貞的節操,一直到死。這番當眾表明立場的話,劉備便放下心頭大石了。

    春秋時期的齊桓公以管仲為相,他治國重視經濟,主張“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最後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最使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那次齊魯大戰,魯國眼看守不住了,便想獻出遂邑給齊,換齊退兵。但在訂立盟約時,魯國的曹沫拿匕首架着齊桓公的脖子,要他“反魯之侵地”。為了保命,桓公當然答應了要求,但當曹沫退下時,桓公便想不認帳,只是管仲勸他不要“棄信於諸侯”,事後不久便有許多諸侯與齊結盟了,原因是桓公言出必行。不過,我對這段記載是有點疑惑的,按照常理,魯君看着自己的臣子用刀威脅別國的君王,最起碼也會喝道:“曹將軍,休得無禮!”但我們卻看不到魯君有任何反應,如果這樣放任,以後誰還敢跟自己會面?

    《史記 · 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離開陳國到衛國,經過蒲邑時被蒲人圍困,脅迫他簽訂盟約,答允出城後不再前往衛國,結果一出城門,孔子和弟子便直趨衛了。子貢曰:“盟可負耶?”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意思是指在脅迫下簽訂的盟約,不遵守鬼神都不會怪責的。



    公    榮



48

鮮花
33

握手
15

雷人
59

路過
5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