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學者:新口岸轉型特色步行街



學者建議新口岸轉型特色步行街

    多元綜合規劃   縮短陣痛期



    學者:新口岸轉型特色步行街



    【澳門日報消息】衛星場將於年底離場,三十年來依靠衛星場客源的新口岸區將迎來變化。社區面貌、營商環境備受關注。有學者表示,新口岸區已有步行街,可參考氹仔舊城區甚至外地經驗,結合社區文化、歷史、周邊資源,打造成特色步行街,吸引年輕旅客進入社區,引導商戶轉型發展。建議多元綜合規劃,縮減轉型發展陣痛期。

    留守商戶需轉型發展

    學者表示,新口岸區一帶衛星場林立,為社區商戶帶來客源,但以賭客為主,質素良莠不齊,社區氛圍欠佳。由於該區商業環境依附賭客而生,商戶種類較單一、欠缺特色,較多是當押、藥房、參茸海味、超市零售及迎合賭客口味的餐飲食肆。該區商舖租金相對較高、商品價格普遍較高,無法吸引年輕旅客,區內居民也不欲留區消費。

    當衛星場離場後,依附賭客生存的周邊商戶,無可避免首當其衝,商舖的價值、租金跟隨下調,留守的商戶需轉型發展。轉型需要時間,難免有陣痛期。建議政府參考氹仔舊城區、外地舊區轉型升級發展的案例,在現有公佈的四項支持措施上作全面綜合規劃,推出多元配套措施,加快社區轉型,縮短轉型陣痛期。

    參考氹仔舊城區,官也街、地堡街周邊有多家博企旗艦項目,兩者相輔相成,為旅客提供綜合度假體驗以外的特色零售、餐飲元素。舊城區每天旅客流量龐大,商舖價值、租金於疫後一直高企,舊區持續煥發生機。

    打造休閒旅遊配套區

    新口岸區已有步行街的基礎,只是過去被衛星場、賭客所掩蓋而未加以善用。周邊有多家博企項目,有穩定旅客資源,故可參考氹仔舊城區經驗,發展成博企以外的非博彩休閒旅遊配套區域,吸引旅客進入社區。

    當局多年來一直忽略傳統社區的環境改善工作,包括新口岸區在內的舊區的社區配套、街道環境跟不上發展大勢,社區營商環境欠生氣,宜優先美化街道、改善社區環境,結合新口岸區的社區生態、發展歷程,提出整體規劃及整治方案,打造特色步行街道,再配合國際IP,才可相得益彰。



20

鮮花
47

握手
60

雷人
24

路過
77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