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閱兵有三大特點 針對今年閱兵在體現抗戰歷史元素上有哪些新的設計?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二十四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這次閱兵,聚焦詮釋抗戰勝利主題,注重抗戰元素、歷史元素融入設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傳承抗戰血脈。參閱部隊大多從具有抗戰部隊血脈的單位中抽組,涵蓋了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游擊隊等抗戰主力,充分反映人民軍隊艱苦卓絕的抗戰歷程,反映紅色基因的歷史傳承; 二是崇尚功勳榮譽。遴選人民軍隊抗戰時期的功勳榮譽旗幟,體現人民軍隊在抗日戰爭中取得的偉大勝利、建立的不朽功績,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對功勳榮譽部隊的始終銘記、對優良傳統作風的接續傳承; 三是重溫歷史經典。這次閱兵我們抽組聯合軍樂團,演奏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抗戰經典曲目,專門設計了閱兵專用標識等,讓全國人民重溫抗戰歷史、感悟抗戰精神,激勵人民軍隊誓死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 紀念標識受關注 前不久,國務院新聞辦發佈了今年紀念活動的標識。談及該標識設計的背景和意義,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胡和平同時介紹,標識是由長城、橄欖枝、光輝、數字“八十”、時間“一九四五——二○二五”構成的。長城象徵着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寓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橄欖枝象徵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用勝利贏得和平,寓意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團結起來,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光輝圍合而成的勝利之門,象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寓意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前景無比光明。 “標識發佈後,受到了關注,很多網友給予了好評和點讚。”胡和平說。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