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騙局終現形 台電今年一至四月已累計虧損達三百一十五億元(新台幣,下同),電價調升壓力沉重。台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拋出“不補預算就漲價”的威脅,民進黨“非核家園”政策終於露出真面目——這根本不是甚麼“環保理想”,而是一場用民生福祉為政治口號埋單的荒誕劇。 台電財務持續錄得巨虧、中東緊張局勢下的能源採購風險、廢核後捉襟見肘的供電困局,所有惡果都在印證一個事實:廢核不是“轉型正義”,而是“轉型災難”,民進黨推動廢核的底層邏輯,從來都是政治正確壓倒現實理性。他們用“反核”包裝環保理想,用“非核家園”的口號收割年輕世代的政治認同,卻從未認真回答過最關鍵的問題:廢核後,台灣的能源缺口誰來填?供電穩定如何保障?成本飆升誰來承擔?如今,這些被刻意迴避的問題,正以最尖銳的方式反噬民生。 電力系統的崩潰式連鎖反應正在顯現。廢核後,台灣被迫大幅增加對天然氣、燃煤發電的依賴。但天然氣高度依賴進口,不僅價格受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影響(如中東局勢緊張直接推高採購成本),儲運設施的脆弱性更讓供電安全如履薄冰;燃煤發電雖能短期填補缺口,卻導致污染反彈,與“環保”初衷南轅北轍。更諷刺的是,當能源成本因燃料價格和運輸風險飆升時,台電的虧損黑洞越掏越大,最終只能將賬單甩給普通民眾——郭智輝口中的“漲價唯一選項”,本質上是民進黨將廢核政策的決策失誤,轉化為全民的電價災難。 當政治口號凌駕民生需求,理想主義取代科學規劃,災難便已注定。所謂“非核家園”,不過是民進黨用民生賬單堆砌的政治祭壇。 魯 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