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頭巾》勾勒下南洋女性群像 粵劇《紅頭巾》第三版唱響女性史詩 隨着“紅頭巾”的故事在暮年盧帶好的回憶中緩緩展開,跨越時空的粵劇《紅頭巾》三點0版,日前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上演。這場歷經五年打磨、巡演六十餘場的原創粵劇,以全新敘事與明星陣容,再度用詩意筆觸勾勒出三水女性“下南洋”的堅韌與溫情。 該劇由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張曼君執導,一級導演莫非編劇,一級演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文華表演獎、梅花獎得主曾小敏領銜主演,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麥玉清,一級演員文汝清、朱紅星,二級演員唐思果、翟春燕等粵劇名家新秀連袂主演。 曾小敏以婉轉深沉又極具爆發力的唱腔,將主角“帶好”從離鄉別井的酸楚,到異鄉掙扎的堅韌,再到守望相助的大愛,演繹得絲絲入扣。舞臺上的三水女兒盧帶好,和舞臺下三水女兒曾小敏在劇場中形成了奇特的場域,而演員的隱忍、堅守賦予了角色更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讓這個角色帶上了演員生命的印記,給觀眾帶來了溫暖治癒的力量。 曾小敏表示,這頂紅頭巾承載着祖輩的生命印記,更凝聚着融入血脈的精神,將這段塵封記憶以粵劇重現,意義深遠——它是一座跨越時空的豐碑,為無名者立傳,讓紅頭巾從歷史符號化作鮮活的生命故事;更在當下,為灣區、為中國乃至世界,映照出女性力量、草根尊嚴與信義擔當的光芒。 麥玉清飾演的“惠姐”,以潑辣俐落的表演詮釋“初代紅頭巾”領頭人的刀子嘴豆腐心,在醇厚唱腔展現出大姐的擔當和母愛的溫厚。文汝清飾演的水客,是傳遞僑批的擺渡人,更是連接異鄉與故土的精神橋樑,通過護佑紅頭巾姐妹、傳遞家書等情節,凸顯亂世中底層互助的微光。朱紅星、唐思果、翟春燕等名家新秀則以細膩的群像戲,勾勒出“紅頭巾”群體的團結與溫暖,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苦難與希望的世界。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