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利尼墓 貝利尼墓地 從意大利西西里島卡塔尼亞(Catania)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文森佐·貝利尼(V·Bellini,一八O一至一八三五)的故居、博物館出來,我就急於尋找貝利尼的安息處了。 幾乎只在瞬間,便見到前有一大廣場的聖阿加塔大教堂。三步並作兩步走,一邁過教堂大門,便見我感覺其與教堂關係密切的一位女子,一聽說我要找貝利尼墓地,她就馬上熱情吩咐在她前頭坐着的另一位女子帶我過去。其實, 她倆只是略作指點就可以了!就在教堂右邊第一根柱子後,便見三邊被短鐵欄柵圍着的地面上有“Bellini”的字樣。有墓座、有墓碑;有兩束鮮花、有雕刻的花,有小天使、有高高的天使在貝利尼的身旁;還有一段分明是貝利尼創造的,但我卻看不真切的旋律張揚在上!貝利尼雖已走入黑暗,但卻永遠有兩盞燈在陪伴着他。原先,我以為貝利尼只是埋在聖阿加塔大教堂的某個角落,然而,他卻被安排在那麼顯眼那麼重要的一塊聖地,那是我萬萬沒有預想到的。 恭恭敬敬地繞着教堂走了一圈,我發現大教堂埋下了不少為教堂、為信仰,作出畢生貢獻的主教大人!但貝利尼,卻只是一位活了三十四歲的作曲家。 我想,如果貝利尼仍然長眠在法國巴黎拉雪茲神甫公墓、波蘭作曲家蕭邦的近旁,當會有更多敬重尊崇他的人前往拜謁、前往憑弔。因為,巴黎畢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而拉雪茲神甫公墓,畢竟是世界聞名的墓園之一。然而,把貝利尼遷回祖國、遷回家鄉,卻很可能是意大利人的意願,卡塔尼亞人的意願。雖然,貝利尼早已屬於世界,但他更屬於卡塔利亞。 拖着疲乏的腿,走在往貝利尼歌劇院的路上時,我忽感內疚!離開聖阿加塔大教堂時,居然忘記了向那位曾給我友愛的女士致謝。她為擁有貝利尼而自豪;而我對她,則心懷感恩。 費拉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