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染成主要挑戰 去年空氣“不良”日子增加,其中臭氧(O3)污染尤其顯著,多個站點污染“爆錶”的十月十九日,主要污染物均為臭氧,近年臭氧成為本地主要環境挑戰之一。 臭氧是由大氣中的化學反應生成,在陽光強烈、氣溫高的日子濃度較高。根據《澳門空氣質量監測統計年度報告二○二四年》,臭氧年平均濃度從二○一四年的二十四點七上升至去年的五十二點三(澳門高密度住宅區),九澳路邊更達六十六點五。臭氧對健康的影響包括眼、鼻、喉不適,頭痛、胸痛,甚至呼吸困難,對哮喘患者、兒童及長者影響更大。 綠色出行助減排 為此,大眾可查詢氣象局實時空氣質量指數,調整戶外活動。加上臭氧的前體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部分來自車輛尾氣,選擇步行或公交出門,減少駕駛私家車;減少使用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如油漆、溶劑型清潔劑等,減低對環境傷害,以達到減排目的。 同時,居民可關注去年發佈的《健康澳門藍圖》,透過健康生活方式,增加運動、均衡飲食,增強身體抵抗力以應對環境挑戰。 本報記者 白 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