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區域聯合治理空污 氣象局二○二四年度報告揭示了澳門空氣“不良”與“非常不良”天數增加。本澳三面環海、毗鄰珠三角獨特地理環境,空氣品質除了本地區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與鄰近地區排放物也息息相關,要深入剖析污染根源,強化區域協作治理,並大力推動綠色出行,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空氣質量,本澳方能受惠。 本澳地處珠江口西岸,冬季盛行東北風,夏季盛行西南風,極易受珠三角密集工業區、發電廠及密集交通網絡排放的污染物影響。本澳也是全球機動車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密集的旅遊巴士、跨境貨車及船舶,加上近年經濟發展急速,大型旅遊娛樂設施能耗上升,城市發展帶來的大量基建產生顯著的揚塵,污染源疊加效應下,致空氣質量下降。 要提升空氣品質,本澳不能獨善其身,須要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尤其應針對粵港澳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的空氣質素報告,與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聯合治理,並促進本澳與鄰近城市在污染源管理方面的合作,共同制定應對大氣污染的政策,及時採取應對措施,甚至制定共同減排目標與時間表。 要治理空氣品質,澳門必須先做好本份,加強對居民的環保宣傳,提高公眾對空氣質量的關注度,並改善綠色出行環境,減少對個人交通工具的依賴。但本地區在推動綠色出行方面步伐較慢,集體運輸軌道交通建設速度未如理想,公交輔助角色難以迎合居民出行需求,不少居民的出行仍以個人交通工具為主,且淘汰老舊車、置換電動車速度未能追上,眾多直接產生污染的源頭,仍有待解決。 綠色出行是改善本地與鄰近地區污染源的關鍵手段,本澳應積極參與區域環境治理工作,與鄰近地區共同推動產業綠色升級,提高區域清潔能源的使用,包括對海陸空交通及其範疇內的排放控制,推動區域制定共同治理目標與統一標準,只要區域的聯合治理與本土綠色轉型相結合,澳門以至大灣區方能享有更高的空氣品質。 夏 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