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美食的誤會



    美食的誤會



    誤會可以把友情立即斬斷,又可以十分美麗,有時一句“誤會嚟啫”便可即時化解劍拔弩張,還有些誤會了一個多世紀,依然美麗,美味就是美食的誤會。

    澳門本土美食名稱來源很多都是美麗的誤會,其中,用個盛器就變成菜品名稱的“ TACHO”葡式大雜燴。昔日葡人家庭節慶日子都會為家族聚會烹煮很多葡式和中式美食,聚會完畢就會把餘下的餸菜,一般叫做“餸尾”或“餸腳”,放入一個大鍋TACHO中加熱後,留待明天食用。這鍋中有廣東和葡國臘腸、膶腸、血腸、臘肉、臘鴨、豬皮膠、雞、排骨、豬手、牛肉、椰菜、芋頭等等,可以多達廿種食材。當家中見到這大鍋放餐桌,便會說今天有TACHO食,華人家傭以為這菜叫TACHO,流傳至今。華人社會食肆把餐桌收集的餸尾加熱,翌日放食肆門口出售,幾毛錢一殼,當時十分接受這種百鳥歸巢的“燕窩”珍品。

    孖奴牛扒同樣是地道澳門警察“餐房菜”,澳葡時期警察廳高層由葡國軍官擔任,負責餐房廚警自然要為警官特別炮製美食。其中一位年長警官因為牙齒不太好,叫廚警用刀背拍鬆牛扒,塗上牛油混合蒜蓉來煎,覺得鬆軟油香,十分合心意,之後每次到餐房想食這牛扒,就拍拍下廚警膀頭叫一聲“AMARO”牛扒呀,意思即是“兄弟”我要食上次那種做法的牛扒。不懂葡文華警見到警官的牛扒特別香,問其他伙記“大寫”食的是甚麼牛扒,有人回答你聽唔到他叫了“孖奴牛扒”嗎?之後大家都以為這種包着蒜蓉煎的牛扒叫孖奴牛扒。

    還有這個澳門民生美食“沙丹豬扒飯”其實連我自己都未知來源,不過有一個莫名其妙的說法,因為這煎蛋似“土星Saturn”所以得名,哈哈咁都得。我十分喜愛這個本土碟頭飯,當然要用豉油西餐的黃汁,配白菌、西芹、洋蔥、甘筍、大孖地(番茄)才算地道,因為沙丹豬扒飯面世時,還沒有雜豆這東西,糖醋加雜豆的沙丹豬扒飯,嚴格來講是不合格的。



    雄  哥



    曾任澳門多間五星酒店廚師

    現經營餐廳連鎖店及管理會所餐廳



61

鮮花
58

握手
75

雷人
30

路過
6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