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 不知網上平台根據什麼演算法,給我推薦了《維也納血案》這部由英國及奧地利合拍的電視劇。故事發生的地點是二十世紀初(一九○七年)的維也納。我對這個時期特別感興趣,我給學生選擇的小說很多時都來自這個時期的奧匈帝國。最有名的當然是卡夫卡,還有流行小說家史蒂芬 · 褚威格,所以當我一看到電視劇中維也納的場景時,竟然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電視劇的主線是關於一名師從佛洛依德的年輕醫生馬克斯,和刑事檢察官奧斯卡一起破案的故事。當時正處於新舊思潮交替的年代,佛洛依德的學說便是其中一個例子。馬克斯工作的醫院仍然用舊有方法來醫治精神或情緒異常的病人,對於佛洛依德那種新派的心理分析治療法抱懷疑態度。故事剛開始,奧斯卡並不認同馬克斯提倡的利用心理分析來破案的方法。然而,當劇情發展下來,奧斯卡無法透過舊有的偵查方法破案時,他唯有求助於馬克斯。結果,馬克斯不負所託,協助成功破案。 這部電視劇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把二十世紀初的維也納重現眼前。那些人物的打扮和我在維也納及布拉格的博物館中看到的一樣,彷彿是從照片中走出來的人。記得第一集除了重現佛洛依德外,亦有提到名畫家克林姆(Gustav Klimt),還展覽了他的作品呢。那個年代的奧匈帝國出現了很多重要的人物。維也納當年作爲奧匈帝國的首都,盛極一時。這部劇集看來刻意安排故事發生在一九○七年的維也納,給觀眾展示不同的罪惡,留下伏筆,暗示在繁華的背後隱藏了不同的社會問題。我們都知道大約七年後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這是活在一九○七年的維也納人,無論如何也無法估計到的事。 只是聚散有時。 區仲桃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