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連杰曾拍多部功夫電影 功夫巨星李連杰 港片靠拳腳闖開國際市場,李小龍仙逝,隨即七、八個教頭級眞功夫高手踏上銀幕,七條巨龍出籠即逝……。揭開功夫影片的玄妙:好打,不等於是功夫巨星……。成龍、李連杰,銀幕下從不是打架之人。商業片導演王晶說……。 中國武術大賽,蟬聯六屆冠軍的李連杰,招招天花板級數,以為天下無敵。但,李連杰親口告訴王晶,一世人,唯一想打架的一次,他媽媽在街市被人欺負,氣憤下,李連杰跟師兄弟出去報仇。最終,只是口角沒有動武。 “一九九三年,兩位向先生設宴,我對李連杰第一個印象,非常拘謹,努力扮老成的少年人。當時他已拍了三部《黃飛鴻》,完成了自己當老闆的《方世玉》,已成巨星。但,我在他臉上看到了無數滄桑……” 王晶當年眼中的李連杰,樸素得可怕:“偶然有空喜歡打麻將,細到你唔信,麻將腳是化妝阿姐、服裝阿姐,志在過癮……幾乎全無娛樂。” 王晶自以為,一個導演未拍過黃飛鴻故事,好像拼圖中缺了一塊。於是,找李連杰拍攝《黃飛鴻之鐵鷄鬥蜈蚣》。相處中,聽到李連杰的經歷,當運動員時的辛酸,不是秘密了:“他拍《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時,仍屬國家體委的人,每天只有一塊錢人民幣的工資。但,打到天昏地暗,全身是傷。有次,清晨六點,已在冰冷的城牆下準備好等拍戲,導演十二時才出現,帶着美女在城牆上看了看,宣佈不拍了。”信不信由你。 後記:韓國劉忠良,台灣譚道良、香港後來成了大製片家的向華強,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眞的一個可以打低四、五個。觀眾要看“視覺上的刺激”,而非要看打死人。功夫的藝術,藝術的功夫。 高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