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新型四足機器人助力核能安全



身形小巧的四足機器人在蒸汽發生器傳熱管上工作 (哈爾濱工程大學)

    新型四足機器人助力核能安全



    【據新華社哈爾濱二十日電】日前,在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機組內,一個身形小巧的四足機器人緊緊“趴”在蒸汽發生器傳熱管上,將“觸角”般的探頭精準伸進管內,逐一採集傳熱管的健康信息。

    這是由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廣核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及陽江核電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製的四足傳熱管檢測機器人。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教授王剛介紹,它採用獨特四足構型、高效運動規劃、視覺定位等技術,具備變姿態快速爬行能力,實現了四足爬行與檢測功能同步完成,有效提高傳熱管檢測效率,為核電設備智能運維提供了新型解決方案。

    核電站蒸汽發生器傳熱管是核能安全的“主動脈”,傳熱管疲勞、缺陷、腐蝕如未能及時發現,有可能破裂造成安全事故。每根傳熱管外徑十幾毫米,管壁薄,數量近萬根。以往的傳熱管檢測機器人走一步僅覆蓋近二十個管孔,檢測完所有傳熱管需要十多天,耗時長、成本高。

    具靈活適應性優勢

    “這款新型機器人的最大優勢在於其靈活性和環境適應性。”王剛說,自動鎖定的錨爪能夠確保機器人在斷電斷氣等意外情況下保持可靠的抓取狀態,像壁虎一樣的外形能夠靈活“爬行”在各種規格的管板上,雙探頭檢測臂具有三百六十度旋轉能力,確保在一次定位中實現最大檢測工作空間。

    在“華龍一號”的檢測過程中,這款四足傳熱管檢測機器人攜帶渦流檢測工具,通過單目視覺定位方法實現機器人的自主定位,爬行與檢測同步進行,大幅縮減了檢測過程中的移動時間。

    據介紹,這一成果已在核電機組實現工程應用,可覆蓋“華龍一號”等多種堆型,不僅覆蓋率大幅提升,也有效降低了工期和維護成本。



87

鮮花
78

握手
10

雷人
47

路過
8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