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獨廿二條”法劍斬“獨”根 二○二四年六月廿一日,大陸有關部門公佈《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簡稱“懲獨廿二條”),以法治方式向“台獨”分裂勢力亮出“最嚴紅線”。一年來,從開設“依法懲‘獨’”專題專欄到動態增列懲戒名單,從通緝“台獨”資通電軍骨幹到追懲迫害陸配的“台獨”打手,一系列精準舉措形成強大震懾,不僅讓“台獨”勢力切膚感受到“法網恢恢”,更向國際社會鮮明傳遞: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如磐石,任何分裂行徑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法治利劍出鞘,“台獨”分裂行徑無所遁形。“懲獨廿二條”的核心要義,是將“台獨”分裂犯罪納入法治軌道,用明確的法律依據、清晰的追責標準,為打擊分裂行徑提供“精準尺規”。過去一年,有關部門緊扣“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兩大核心犯罪行為,對極少數策劃、組織、實施分裂活動的“台獨”頑固分子,依法採取刑事追責和懲戒手段,形成了“發現一宗、查處一宗、震懾一片”的法治效應。 以“台獨”資通電軍為例,其長期從事網絡滲透,實施無差別網絡攻擊活動,發動網絡戰,圖謀竊取敏感數據,並在網絡系統上傳“台獨”、“精日”等標語,嚴重破壞兩岸交流秩序、威脅國家資訊安全。對其骨幹成員的通緝與追責,既是對分裂行為的直接打擊,更是對“台獨”勢力“有恃無恐”心態的徹底擊碎。正如法律專家所言:“‘懲獨廿二條’不是‘紙老虎’,而是‘帶電的高壓線’:誰觸碰分裂紅線,誰就要付出法律代價。” 大陸反“獨”促統始終堅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懲獨廿二條”的制度設計,充分體現了“精準打擊極少數、團結關愛大多數”的政治智慧。一方面,法律利劍直指“台獨”頑固分子的“極少數”,明確將其與廣大台灣同胞區分開來;另方面,通過公開懲戒案例、闡明法律後果,向台灣社會釋放“分裂必懲、台獨必亡”的明確信號,推動形成“反獨促統”的社會共識。 “懲獨廿二條”的實施,不僅是打擊“台獨”分裂勢力的關鍵一步,更是完善國家反分裂法律體系的重要實踐。從《反分裂國家法》到“懲獨廿二條”,從刑事法律到行政規制,大陸已構建起覆蓋“預防——懲戒——修復”全鏈條的反分裂法治體系。這一體系既明確了“和統”的原則與路線圖,也充實了“依法懲獨”的工具,為推進祖國統一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懲獨廿二條”實施一周年,是大陸以法治方式推進統一進程的重要節點,更是向“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干涉勢力發出的“最後通牒”。歷史與現實反覆證明:搞“台獨”分裂違背歷史發展潮流,違逆全體中華兒女意志,注定是絕路;依靠法治力量反“獨”促統,是順應時代大勢、合乎民心民意的正確選擇。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