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 內捲 事件三 清名橋古運河 南長街上,滿目人間煙火,揸住糖葫蘆嘅我,幾經艱苦先喺萬人空巷嘅街上,搵到間可細味元初四大家趙孟頫所寫:“平墟境裡尋吳事,梅裡河邊載酒船”嘅小店,坐喺小天台上,食住糖葫蘆、飲住梅花釀,望住運河船慢慢駛過,對岸河堤,正有幾位身穿華服嘅婀娜娉婷,款擺腰肢,一切就好似時光驟轉,古韻隨風。 同行朋友介紹一間專賣當地著名太湖花雕大閘蟹嘅小店,自然唔會錯過,一入去酒香撲鼻外,見那一枱“郭索”、“橫行”、“無腸”皆橫臥於此,等待與諸君結緣。不過店內先與我結緣嘅,係一位小姑娘,佢不厭其煩咁為我左比右劃,力求幫我揀一隻巨壯無雙的“解蟲君”,滿足我又要平又要靚又膏多嘅“正常”要求。最後連我隔籬嗰位都覺得我好煩,結帳埋單嗰陣,只見後面排晒長龍嘅買蟹人。呢個時候,小姑娘笑靨如花咁講:“沒事的,客人是可以慢慢挑的。” 去到餐廳,我細味品嘗嘅……已只非那隻大閘蟹嘅鮮,而係……那小姑娘嘅甜。 誰在 內捲 回澳之後,我好開心咁將呢幾日所遇嘅事同我髮小分享,點知…… 佢:有乜咁值得反思? 我:你見唔到祖國人文素質嘅進步。 佢:呢啲事,唔係本來就應該嘅咩? 我:我哋國情唔同,一切都要循序漸進。 佢:漸進咗幾千年喎,我見到嘅係,喺服務同工作不斷增加同力求改進嘅同時,人工冇加,經濟冇好轉,動不動就被淘汰,呢種服務唔係建基在精神文明之上,而係建基喺內捲同被搾壓之上。 我:唔認同,我見到嘅係佢哋敬重自己嘅工作,值得敬佩,亦好值得冇咁做嘅人去自省一下。 佢:“內捲”,認為世界嘅資源是有限的,唔係你上、就係我落,大家為咗往上爬,又或者保住自己飯碗,必須無止境咁鞭策自己投入競爭,直至筋疲力盡、身心枯槁。 我:心態影響一切,你如果見到早餐餐廳有幾多人、梅園裡面嗰兩萬遊人、南長街河畔蟹店排隊嘅人,咁你就會明白我感恩啲乜?真誠、善意嘅服務,係有回報嘅。 佢:你細想一下,當呢啲服務變成常態,有兩成人會好似你咁,反思同感恩,另外有八成人會要求更多更多,只要唔達到佢哋期望嘅服務,就會變成負面嘅苛索,追唔上嘅人就會被淘汰、成為棄子。惡性循環下,為保飯碗,喺呢個“內捲”時代,就會係do it or die。哎……都係唔再打擊你喇,你太單純了。 我:…… (二之二) 淡 如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