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黑科技 到底是換頭,還是換身? 已故科幻作家倪匡的“衛斯理系列”中,有一部《換頭記》使我記憶猶新。某國總統身體受輻射嚴重損傷,所以要換頭救命。不過所謂換頭其實換的是身體,因為換了頭便不是原來的總統! 近日讀報得知,中科院在今年三月成功將晶片以侵入式腦機接口植入實驗者的大腦,至今運行狀況良好。這位願意接受臨床試驗的人,是一位因高壓電意外四肢被截除的病人,藉着晶片將大腦的電信號轉化為數位指令傳輸到電腦,現在他已經可以“打機”——用電腦下棋和玩賽車。 一年多以前,同類實驗的首例個案在美國,接受試驗者是因潛水意外,頸部以下都已癱瘓八年的病人。今年三月他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表示他是打電腦遊戲長大的,癱瘓後甚麼都得依賴別人,更不可能打機,但接入晶片到現時已經可以像以前一樣打敗朋友。不過他坦言這期間曾經發生過晶片與大腦連不上線,頓時失去操控電腦的能力,使他感到十分沮喪。 電腦當機使人抓狂,人腦當機的打擊無法想像! 病人“打機”能力的水平,似乎是目前實驗進度的標尺。不過將來的目標是接駁機械臂、機械腳,協助因各種不同原因,導致癱瘓或截肢病人重拾生活能力。之後這些植入的晶片,可以進一步擴展實驗的範疇便是語言、學習等領域。 我想起霍金,這方面的先驅實驗者。這位因漸凍人疾病全身癱瘓的頂尖科學家,是最先通過他的“黑科技輪椅”,用臉部肌肉動作操控紅外線感應器和語言合成器的人,使他能在物理和宇宙學繼續發放異彩。 晶片植入大腦這個非常科幻的技術,據說研究進行了幾十年才到達現在的階段。 細想一下,與《換頭記》的概念異曲同工。 暢想未來,人可能只剩腦袋,足矣! 水 月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