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台北的楊于萱(左一)現場教小朋友手工 拓印技藝。(中新社) 百年中山路兩岸共潮生 以“百年中山路 · 兩岸共潮生”為主題的福建 · 廈門台灣周,今日在廈門市思明區中山路落幕。在一周時間裡,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廈門市民一道,在具有地標意義的百年中山路,沉浸式體驗了一場閩台文化嘉年華。 “一條中山路,半部廈門史”。始建於一九二五年的廈門中山路,融合閩南建築與西洋建築特色,形成獨特的“南洋騎樓”風格,集閩南文化、僑鄉文化和海洋商貿文化於一體。它不僅是廈門最繁華的商業街,更是城市歷史的重要載體,反映了廈門從海防要塞到通商口岸、再到現代都市的演變過程。 今年是廈門中山路始建百年,恰逢第十七屆海峽論壇舉辦之際,福建 · 廈門台灣周活動於十三日在百年中山路熱鬧開場。 台灣展區亮點紛呈 活動現場精心設置了各具特色、亮點紛呈的五大主題展區:台北一○一模型矗立其中,盡顯現代都市風貌;阿里山茶廊內,凍頂烏龍的醇香悠悠飄散;金門古厝文創展完美還原“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的閩派建築精髓;九份千燈夜市華燈璀璨,讓人仿若身臨寶島九份古鎮;墾丁特色舞台上,南音古調與搖滾音浪奇妙混搭,發出令人沉醉的傳統與現代融合之音。 展現兩岸融合元素 一周來,兩岸樂隊歌手、台灣少數民族表演團隊輪番登場,帶來民族舞蹈、閩南話歌謠及創意打擊樂等精彩表演。市民遊客一站式盡情品嘗台式蚵仔煎、大腸包小腸、九份芋圓等小吃。 來自台北的楊于萱在這條百年老街展示了融合兩岸元素的文創產品,並現場教授遊客傳統手工拓印技藝。曾在台灣逢甲大學主修古典文學、設計美學和文化傳播的她說,中華文化的美好是融在生活裡的,“我們要讓大家一起來感受這種美好”。 同胞鼓勵倍感暖心 “大陸同胞的歡呼聲與鼓勵,讓我們倍感暖心。”台灣花蓮山美文化藝術團團長陳翔帶領團員載歌載舞時,現場人潮如織,不少市民和遊客被歡快的氛圍感染,紛紛加入其中,兩岸同胞手牽手歡快共舞。陳翔說,廈門的美麗風景、特色美食充滿吸引力,最讓人動容的是滿滿的人情味。熟悉的閩南語縈繞耳畔,像回到家一樣。 專為廈門台灣周打造的阿里山小火車主題車廂格外引人矚目。這趟駛向寶島記憶的“時光列車”,將台灣的流行音樂、非遺技藝和知名品牌巧妙融合,引得眾多市民遊客駐足打卡。從台灣北部夜市小吃到南部特色甜品,從百年存德藥房、金門酒廠等地道“老字號”到台灣民樂組合、街頭搖滾樂隊,一場又一場美食市集、商品展銷、文化“潮”玩等多元業態的盛宴,讓寶島“煙火”充滿百年老街。 (廈門十九日電) 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 李思源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