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社論)歐執迷“人權外交”將自斷經脈

歐執迷“人權外交”將自斷經脈



    在剛剛落幕的布魯塞爾中歐人權對話中,令人遺憾的一幕再度上演:歐盟罔顧事實,對中國人權問題肆意橫加指責、惡意抹黑。這本應是雙方就人權事業交流互鑒、攜手共進的平台,卻被歐盟異化為政治操弄的工具。歐盟還拒絕與中國舉行經貿高層對話,藉口是所謂貿易問題未取得進展。這一系列行為背後,暴露出歐盟在對華關係上的扭曲心態與錯誤策略。

    今年是中歐建交五十周年,也是中歐開展人權對話三十周年。促進人權事業發展,本是中歐兩大文明的共同關切,更是全人類孜孜以求的共同價值。以發展推動人權進步,以合作促進人權事業,是中歐參與全球人權治理秉持的重要宗旨。但歐盟卻在人權對話中無視這一宗旨,對中國的指責毫無事實依據,完全是無中生有、顛倒黑白。這種行徑,本質上是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工具化,試圖通過抹黑中國來達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歐盟執着於對華推行“人權外交”,早已不是新鮮事,而是一貫的做派。近年來,隨着歐盟內部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不斷湧現,在全球重大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持續衰減。面對快速崛起的中國,歐盟在經貿、科技等硬實力領域自知難以抗衡,便妄圖在價值觀及規則制定等軟實力方面做文章,試圖以此對華施壓。人權問題作為歐盟價值觀外交的核心,自然而然成為手中“利器”。但這種做法,不僅背離了中歐人權對話的初衷,也嚴重破壞了中歐關係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

    歐盟拒絕與中國舉行經貿高層對話,將貿易問題作為擋箭牌,實則是在經濟合作上人為製造障礙。中歐經貿合作規模龐大、互補性強,為雙方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發展機遇。歐盟這一行為,無疑是自斷財路,不僅損害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也打亂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運行。這種將經貿問題與所謂人權問題掛鉤的做法,是典型的“雙標”,暴露了歐盟在處理對華關係上的不理性和不專業。

    如果歐盟繼續在人權問題上故步自封,頑固地堅持用歐洲傳統人權觀對抗全球人權多邊主義,未來發展必將受到嚴重影響。當今世界,人權理念日益豐富多元,全球人權多邊主義已成為大勢所趨。歐盟若一味將人權作為政治鬥爭工具,不僅無法真正促進人權事業發展,還會引發國際社會的反感和質疑,進一步削弱其國際影響力。在經貿領域,歐盟拒絕與中國開展高層對話,也將錯失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深化合作的良機,在全球經濟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

    中歐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歐盟應該摒棄“人權外交”的錯誤做法,以客觀、公正、理性的態度看待中國的人權發展成就,尊重中國的主權和發展道路,積極推動中歐經貿合作重回正軌。



8

鮮花
70

握手
20

雷人
87

路過
4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