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雪茲神甫公墓貝利尼墓地的照片 終於確認了 過去,我確曾在讀書中,留下了對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文森佐 · 貝利尼(V·BeIlini,一八O一至一八三二五),在巴黎以三十四歲猝然而逝後,安息在巴黎拉雪茲神甫公墓的印象。但在前不久撰寫《如果去西西里》一文時,卻無法找到文字證明,於是只能服從於也是從書上記錄的,“貝利尼的遺體,最早埋葬在巴黎西郊的皮特小鎮”的說法。即使心底仍然抹不掉,貝利尼與拉雪玆神甫公墓的關係。 真是“讀萬卷書,走萬里路”。 近日,我有緣分在意大利西西里島,禮拜貝利尼故居。在第三個房間左邊的那個不引人注意的牆壁上,竟讓我發現在一個長方形的鏡框裡,有兩張墓地照片。照片已很殘舊了,玻璃與照片間還有幾張分明已有相當年份的葉子。我踮高腳跟,看見了貝利尼的名字,還看見貝利尼的頭像。那不是一塊普通的墓地,墓碑高高的,墓碑左邊有一棵大樹,粗粗樹幹上長着小小葉子;墓碑後邊則滿是樹影。鏡框旁邊有幾行文字。終於確認了,文字說的是貝利尼曾躺在拉雪玆神甫公墓。我不是研究音樂家歷史的人,貝利尼是否一開始埋葬在皮特小鎮,後來才遷移拉雪茲神甫公墓,那就不得而知了。總之,貝利尼是在告別人間四十年之後,才從拉雪茲神甫公墓送返西西里島,似為不爭的事實。 就在同一房間裡,我還看到一副古老的同樣殘舊的棺木。棺木用玻璃箱罩着很顯眼地放在中間,應該是當年用於運送貝利尼的遺骸的。與牆上掛着的貝利尼在拉雪茲神甫公墓的照片相呼應;也許也為相呼應的,還有貝利尼遺容的石膏頭,有人認為並非原創,説可能是複製的。 對影響全球的已故作曲家的出生地,我固然有意瞻仰;而其長居之所,我也有意拜謁。因為,在我看來,一個人,生與死是聯繫在一起的。 費拉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