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記》傳播新匠人理念 《舟記》紀錄片下周放映 【澳門日報消息】由兄弟班藝術會、造船工藝文化協會聯合製作的“舟舢藝志”跨年度社區藝術計劃,以“塑構”為核心,歷時數年,透過創設造船空間、學藝空間、集結空間和展示空間,舉辦多項活動,藉由“走入船廠 · 走出社區”的動態雙向互動,配合活化工程,構建文藝的可持續發展。 該項目將於六月二十五日晚上八時舉辦《舟記》紀錄片放映會及分享會,讓觀眾感受荔枝碗重啟造船及瑣碎日常的每一個片刻,新匠人理念薪火相傳。 《舟記》影片是從○至一百的日常影像堆疊而成,從二○二四年夏天開始,由選購木材,聚集造舟師傅與學員,船廠再次回到可造舟的狀態,到板橋再次搭建;由合力上好一條龍骨,裝上一道道的船艕,一艘木龍舟漸漸成型,到龍首與龍尾的修復;由一個運鏡、一句訪問、一個動作重複而成的日常瑣碎,構成鏡頭下的生活片段。 正片放映及演後分享會定於六月二十五日晚上八時假四方藝術空間(提督馬路亞洲工業大廈二樓)舉行,影片語言為廣東話,門票費用五十澳門元。有興趣者可於“吸點售票網”(https://www.dartmacau.com/ticketing)購票報名。詳情可瀏覽“舟舢藝志”臉書,查詢可電六八八六 · 一六六四或電郵signup.scca@gmail.com。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