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湖醫院引進基於AI數字認知療法 ![]() 劉永誠 ![]() 李鵬斌 ![]() 嘉賓及醫護人員合照 AI早期篩查 多學科診療 家居延伸服務 鏡湖“健腦計劃”防治認知障礙 【澳門日報消息】鏡湖醫院與腦動極光深度合作並開展“健腦計劃”,引進基於AI數字認知療法,利用數字化工具開展認知初級篩查活動,提升覆蓋率,建立認知障礙“早期篩查——多學科診療——家居延伸服務”的服務系統,組建多學科專項團隊,成立認知評估中心,為本澳認知障礙疾病診療發展貢獻力量。 老齡疊加發病率升 講解會昨晚六時半於鏡湖醫院霍英東博士專科醫療大樓十四樓會議廳舉行,大批醫護人員出席。鏡湖慈善會理事長劉永誠致詞介紹,澳門正步入老齡化加速進程,與認知障礙發病率攀升形成疊加效應。據統計暨普查局《人口統計二○二四》資料,澳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有十萬人,佔本地人口超過一成七,遠超聯合國“老齡化社會”標準;逾兩成七長者已存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成為失智症高危人群,構建系統化、全周期的腦健康防護體系刻不容緩。 京考察尋本土化路 鏡湖醫院立足本澳,對標國家前沿。為響應《“健康中國二○三○”規劃綱要》及《健康澳門藍圖》,醫院建立認知障礙患者“早期篩查——多學科診療——家居延伸服務”的健腦計劃。今年二月在院長吳培娟和常務副院長李鵬斌帶領下,醫院老年醫學科、康復科、護理部、資訊科技科團隊前往北京開展專項調研:學習國家腦科學戰略佈局,對接國家級診療標準;參訪頂尖臨床機構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宣武醫院,學習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診斷、多學科協作的先進經驗;同時考察腦動極光、永泰生物等企業,了解國家在腦科學領域最新發展,為將開展工作提供思路和方向,將國家前沿科研成果與澳門實際結合,走出一條科學、高效的本土化路徑。 本澳六千失智患者 鏡湖醫院常務副院長李鵬斌介紹,目前全國六十歲及以上人群中輕度認知障礙患病率為百分之十五點五;失智症總患病率為百分之六,總患病人數約五千三百萬。本澳亦面臨認知障礙發病率上升嚴峻壓力,現有失智症患者約六千零三十二人,年新增病例超一千例,其中六十五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近半成,年發病率逾一成。 綜合治療效果理想 院方長期以來重視認知障礙疾病診療技術發展,包括認知評估、藥物治療、康復治療及手術治療的綜合手段。例如影像科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MRI技術結合,突破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的瓶頸,開展PET核醫學精準診斷等;檢驗科開展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生物標誌物檢測;神經內科引進靶向藥物治療LECANEMAB(侖卡奈單抗);老人科開展多學科住院患者認知功能評估;康復科由康復治療師進行認知功能評估,並進行認知功能訓練,通過開展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認知訓練、功能訓練、心理治療等綜合康復手段,改善患者認知及整體功能,以及延緩其功能退化程度;神經外科今年最新開展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LVA),以手術方式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症狀,目前已開展四例,治療效果理想。 出席嘉賓包括,澳門鏡湖慈善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兼醫院院長吳培娟,常務理事羅肖金;澳門鏡湖醫院副院長張振榮、陳泰業、謝學斌、黎啟盛,院長助理潘寶全 、祁維、何敬全;腦動極光董事長譚錚 、CTO蔡龍軍;澳門中國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中,董辦、綜合管理部總經理奎岳等出席。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