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惠民 便利落實 初步未符合本年度現金分享計劃發放資格的本澳居民,昨起可透過“一戶通”、現金分享計劃網頁、郵寄或前往五個政府服務中心專櫃親身或代交,向社會保障基金提出聲請發放。首日即接獲四千九百宗申請。 本年度現金分享將於下月十五日開始發放,新設過去一年居澳至少一百八十三日的條件,僅三類特定人士可豁免,另設八種不在澳的理由亦可提出“聲請發放”。首日,初步不合資格者紛紛前往五個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辦理手續,黑沙環等熱門地點一早便排起長龍,當局讓輪候者提前入場,並開放全數備用櫃檯接待。線上線下全日接獲四千九百宗申請,反映大家都很着緊,希望當局接納。亦折射出,新設門檻所牽動的不在少數;但“聲請發放”機制亦獲認同,居民紛紛用腳投票。 毋庸諱言,現金分享對於基層民眾,確實是一筆重要的家庭收入,尤其長者,由於種種原因,發現自己“不合資格”,心急聲請,希望現金早日落袋,人之常情。預料踴躍申請將持續一段時間,七、八月暑假,在外澳人多返澳,將是另一個申請高峰。聲請期至二○二八年除夕才結束,三年期限相當充裕,居民宜把重心放於“核實條件、備齊材料”上,毋須急於遞交。 當局宜加強宣傳推廣,通過社區公告、社交媒體及報章、電視台電台等,講解政策特別是申請手續、準備文件等細節,尤其提醒公眾可透過“一戶通”辦理,便民為上。 當局亦可聯合民間社團、社區組織,開辦針對“一戶通”使用的培訓講座和工作坊,針對長者、弱勢群體等不熟悉電子設備操作的人群,安排志願者駐場指導並講解,幫助有需要人士及時掌握在“一戶通”辦理聲請的流程和方法。推廣善用“一戶通”,節省親臨辦理所費時間及精力,亦紓緩政府部門前線人員的工作量。當局宜及時分析、概括發佈接納或不接納聲請的狀況,適時總結經驗,完善政策解說,爭取新政策的更大認同,未來優化,精準惠民。 夏 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