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工月薪僅一千四百元 拉維疲憊不堪,眼睛佈滿血絲。這青年來自印度北方邦鄉間,在鋼鐵廠已工作四年,每月工資僅一百七十五美元(約一千四百澳門元)。這份苦工不單只達不到印度的平均工資,還慣性地拖糧。做完一個月工,月底沒有糧出,要拖到下個月十至十二號之間,才出上個月的糧。 介紹工作的中間人,每月從他們的工資中抽取十一至十七美元(佔工資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十)費用,飯堂午餐和傍晚茶點費扣七美元,午餐提供限量的米飯、扁豆糊與蔬菜(無肉)。午餐如此,茶點內容可以想像。 記者問如此惡劣的工作環境,低工資又拖糧,為何仍繼續在鋼鐵廠打工?他無奈回答:“我還能做什麼?”放棄這份工對他來說根本不可能。 他家裏有兩個女兒上學,自家一塊小農田靠妻子和母親耕種,還有個無法工作的病弱父親要供養,全家就靠他每月寄回家的一百美元過日子。 他訴說氣候變化毀了他們一家人的傳統生計——務農。該下雨的時節,卻沒有雨,旱災讓土地不能再養活一家人。 村裡又沒有工作機會,沒有了生計,他和村裡的其他人一樣,唯有離鄉別井,在中介人的介紹下,穿州過省前往陌生地方做任何工作。 總理莫迪曾揚言,要將印度經濟規模從二○二三年的三點五萬億美元提升至五萬億,並努力向全球投資者推銷:“投資印度吧!”又向他們保證:“如今在印度經商很容易!”可是,數以百萬計的印度工人,卻如拉維一樣,被剋扣工資、無休止地辛勞作業。半島電視台的採訪,展現了印度經濟醜陋的陰暗面:資方有法不依是普遍現象。 (印度是全球最大強迫勞動經濟體 · 三) 沈 實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