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青年進步協會負責人昨訪本報 青年民族交流營下月走訪三地 台青體驗“一國兩制”澳發展歷程 【澳門日報消息】中華青年進步協會領導層及各品牌活動籌委會代表昨拜訪本報,匯報協會成立二十周年工作成果,以及今屆中華青年民族學習交流營籌備進度。 昨日下午三時半,中華青年進步協會執行會長許治煒,理事長施逸,秘書長劉嘉琪,副理事長陳銳鋒、高煜人,活動統籌卓家祺、副統籌區錦松到訪本訪,受到本報總編輯崔志濤熱情接待。 許治煒、施逸分別稱,過去二十年來,協會以“促進兩岸青年交流、推動本地青年成長”為宗旨,構建覆蓋兩岸三地的青年服務網絡,累計服務超二十萬人次,成為推動澳門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協會現有會員超過一千九百人,第八屆理監事架構近二百人。從創會初期的學生群體到如今涵蓋企業家、公務員等多元群體,協會見證會員從服務者成長為社會建設者。 協會至今組織兩岸及國際青年交流培訓活動超六百場,持續舉辦 “明日之星”“全澳青年辯論公開賽”及“模擬聯合國”等品牌活動。未來將擴大中華青年民族學習交流營、徵文比賽等品牌活動的兩岸參與度,借助“東亞文化之都”等平台講好澳門故事。同時將服務延伸至初中學生。 考察深合區就業創業 卓家祺介紹,今年中華青年民族學習交流營將於下月二十日至廿七日舉行,屆時約五十名澳門及台灣營員將走訪澳門、珠海、江西三地。活動特設“我眼中的澳門”環節,由澳門青年帶領台灣青年體驗“一國兩制”下,澳門從漁村到國際都市的發展歷程,並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考察就業創業基地。結合全運會在澳門舉辦,營隊還將舉辦民族運動會,以體育交流促進心靈契合。 崔志濤表示,協會成立至今,會務工作更系統規範,為青年提供系統培訓、活動與平台。語勉協會未來借助品牌活動平台,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實現人心相通。觀乎今年交流營增加部分地區名額,建議從小處着手,逐步擴大影響力。協會在琴澳青年交流、支持澳門青年到橫琴深合區及大灣區創業就業等工作與時俱進,未來須繼續鼓勵青少年多走出去,把握機遇。期望協會持續深入細緻開展工作,讓澳門青年在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時,真切感知澳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形成深刻認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