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厭倦政治內耗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十六日公佈最新民調顯示,百分之五十七點七的台灣民眾不贊成所謂“大罷免”,較上月民調上揚三點五個百分點,相當於新增近七十萬民眾明確反對這一政治操作。民調結果折射出台灣社會對政治內耗的厭倦與對民生關切的升溫。 民進黨發起針對中國國民黨立法機構民意代表的所謂“大罷免”,本質上是台灣內部政治勢力操弄對立的工具。近年來,島內某些政黨和團體為爭奪權力,頻繁以“罷免”、“公投”等標籤煽動社會撕裂,將公共議題簡化為非黑即白的對抗。不僅消耗大量社會資源,更讓普通民眾陷入“為反對而反對”的政治漩渦──從能源政策到民生預算,從基層治理到區域合作,本應理性討論的公共事務,屢屢被別有用心的政黨政治操弄,綁架民意,最終埋單的是台灣民眾的福祉。 此次民調資料的微妙變化,恰是台灣社會對這種“為鬥而鬥”模式的集體反思。當罷免議題從“解決爭議”異化為“製造爭議”,當政治人物的私利凌駕於民生需求之上,民眾自然會用腳投票。正如島內學者所言:“頻繁的政治對立只會讓經濟停滯、青年出走、基層失序的困境雪上加霜。”島內一些勢力若繼續沉迷於操弄對立,只會進一步消耗台灣社會的元氣,最終損害的是全體台灣民眾的根本利益。 民意如流水,民心向背取決於誰能真正為民眾謀福祉。當前台灣社會的民意轉向,已為某些政治勢力敲響警鐘:少些政治操弄,多些務實作為,才是順應民心、維護台海穩定的正道。 魯 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