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顯示,今年一至五月,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貨物進口額同比下降百分之三點八。國家統計局指出,這是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新華社) 國家統計局:多因素致進口降 【中新社北京十六日電】針對今年以來中國貨物進口下降的情況,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傅凌暉十六日回應說,這是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貿易限制措施影響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一至五月份,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貨物進口額同比下降百分之三點八。其中,五月份當月同比下降百分之二點一。 傅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受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全球貿易增長放緩,這不可避免地影響中國進口增長。同時,部分國家加碼貿易限制性措施,也對中國進口產生一些不利影響。 他補充說,今年國際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下滑,特別是能源價格。中國作為能源原材料進口大國,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會對進口額增長有影響。前五個月,中國進口的鐵礦砂、原油、煤、大豆均價分別下降百分之十六點四、百分之十點六、百分之二十二點五、百分之十三點九。 工業產品進口額增 儘管部分商品進口額下降,但中國主要工業產品進口額仍然保持增長。 傅凌暉舉例說,前五個月,中國機電產品進口額同比增長百分之六,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集成電路進口額分別增長百分之六十九、百分之七點三。他強調,下階段,隨着國內需求不斷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有序擴大,中國大市場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大機遇和更多選擇。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