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王益吾先謙



王先謙題自畫墨菊圖

    王益吾先謙

    陳懷萱

    讀清人書法絕句



    千古傳經爭正教,最難著作挽頹風。

    葵園有策忘通變,不及長沙賈筆雄。

    王益吾,名先謙。湖南長沙人。於《清史稿》入儒林傳,蓋以學博負時譽久矣。同治三年舉人,連捷成進士,入詞林,由中允、洗馬洊擢國子監祭酒,提督江蘇學政,歷典雲南、江西、浙江鄉試。所到之處敷揚文教,奏設書局,刊刻典籍,督教書院,愛才好士,風雅不減前賢。學宗兩漢,承乾嘉流風,長於考據,繼阮文達之製纂輯《皇清經解續編》,凡一千四百三十卷,精萃不及文達,然網羅甚眾,清儒經說賴之以傳。接周壽昌餘緒為《漢書補注》一百卷、《後漢書集解》一百二十卷,廣蔣良騏《東華錄》為天命以來《十朝東華錄》,仿姚鼐之例為《續古文辭類纂》,又著《詩三家義集疏》、《尚書孔傳參正》、《水經注合箋》、《荀子集解》等,多薈萃前說,再斷以己意,持論中肯。又有《日本源流考》、《五洲地理圖志》等,旁及校勘書籍,選輯詩文,總計逾三千卷。光緒末,巡撫岑春蓂以其所著書進呈,賞內閣學士銜。學問與文達有上下床之別,列為提倡樸學顯達,乃據事實而言之,宜也。見支偉成撰《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性剛激,有直聲。自升補翰林院侍講,屢上疏言事,內政外交無稍迴避。光緒五年迭上言路防流弊以肅政體、議使俄大臣崇厚擅自回國條陳四策等疏,有人以此為譏,京師傳誦其邪說一疏,復有一聯云:“體寶鋆心,杜寶廷口,出寶楨氣,可惜一寶押錯;繼壽昌志,述壽慈事,救壽農命,居然三壽作朋。”見光緒六年正月十八日王湘綺日記,指寶鋆、寶廷、丁寶楨、周壽昌、賀壽慈、李湘萼六人,關係時政,事涉其廣言路亦須防朋黨一疏。光緒十四年三月,劾總管太監李連英招搖,指斥該閹寺“秉性奸回,肆無忌憚”,“誇張恩遇,大肆招搖,致太監皮硝李之名,傾動中外,驚駭物聽”,“

    宵小橫行,已有端兆”,請旨懲戒。其言激切,李越縵得此奏稿為之憂念。疏上,留中。翌年遂以病開缺,自此不復為官,家居葵園,以此為號,勤於著述,歷主長沙思賢講舍並城南、岳麓兩書院講席。時朝士競言新政,益吾雖主張工業,然反對變法。陳寶箴主政湖南,雖得風氣之先,然益吾與葉德輝皆予抵制,甚而痛詆譚嗣同、康有為。斥康以學術助逆謀,託經學於樊并,能文章似崔渙,議改制度似新垣平,廣招黨與似王叔文,倚重鄰敵危害宗社又兼崔胤、張邦昌,實為亂臣賊子。宣統二年,湖南饑饉,以乞糶生變,官署被焚,總督瑞澂以益吾陰為主持,遂罣吏議。民國六年卒,年七十六,葉德輝合其《虛受堂文集 · 詩存》、《書札》、《自定年譜》為“葵園四種”。此王先謙自題墨菊圖,其詩云:“千紅萬紫盡飄流,開到寒花歲已周。晚節不嫌知己少,香心如為故人留。”款識“葵園”,鈐朱文白連珠印“葵園”。按詩意當為鼎革後作,為七十歲後手筆,左下鈐朱文長方“節衣縮食抱殘守闕”,若見鄉居情狀。然好觀劇,招之爵主名士,官場武營,門多雜賓。湘綺嘗記之。光緒甲辰,費行簡道過長沙,三飲其廬,見主人皆召雛伶侑酒,乃笑謂讀公著述,兼綜儒文,殆張皋文、全謝山之流。觀今日,則又似李漁、袁枚矣。此語頗逢其怒。又記疆臣錫良所述,禮闈出益吾門,每得師傅書,皆言關說請託,苦無以應。曩昔朱竹垞經學湛深,無慙經師人師,猶以作風懷詩不入儒林傳,後二百年,王益吾有聲伎遊讌之好仍得託身其間,噫!末世風氣轉移若是,予故謂稱之文儒名儒乃可,稱之真儒純儒實不可。



79

鮮花
2

握手
82

雷人
66

路過
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