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超越日本成第四大經濟體 近日印巴衝突,兩岸華文網媒的KOL都稱呼印度為“三哥”,其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的數據來排名,擁有全球最龐大年輕人口的印度,確是超越了人口日益嚴重老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迫簽《廣場協議》導致日圓不斷升值而經濟迷失的日本。 二○二三年日本經濟排名,由世界排名第三跌到第四(德國人口是日本的七成,所以日本非常介懷);中國早於二○一○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當時全世界(包括日本和美國)都並不在意,因為中國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倍。 今年五月,印度的經濟規模開始超越日本,成為第四大經濟體。印度一個政治政策智庫“國家轉型委員會”的負責人揚言,印度不久將會超越德國,成為第三大經濟體,做正式的“三哥”了,原因是目前整體地緣政治與經濟環境,對印度有利。 印度的雄心勃勃,自然引來國際媒體的注意,中東卡塔爾半島電視台本月初便發表了一篇專題文章〈開放式監獄:強迫勞動推動印度實現五萬億美元經濟夢〉,揭露印度是擁有全球最龐大強迫勞動人口的國家。究其因,印度的總勞動力約為四點七億,其中只有八千萬名勞工在正規部門工作,其餘三點九億人(超過美國人口總數)都在非正規部門工作。 雖說“unorganized”的嚴格意義是在“沒有工會”的範疇內打工,但細閱內文,在非正規部門工作,其實是沒有合約,即完全沒有最基本勞工權益(如假期及工時限定)的散工!此數據是印度一個民間社會組織移民與包容性發展中心(CMID),援引印度國家抽樣調查機構的一份文件得出來的。 (印度是全球最大強迫勞動經濟體 · 一) 沈 實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