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蜉蝣

    蜉蝣



    爸爸養魚不及格,每兩天就犧牲一條。不久前,他和媽媽到拱北買了十條,黑色像老虎、黃色如檸檬、金色如橙子,還有紅頭黑身橙尾的“鴻運當頭”,現在就剩一條黃檸檬了。

    也有驚喜。一條“鴻運當頭”雌魚告別後,魚缸竟有十幾條細魚,都是她的寶寶。“橙子魚”媽媽告別前也留下十幾條後代。如今,各剩三條。

    媽媽網購了十多粒碗蓮種子,在盆裡生出錢幣般圓圓的荷葉。爸爸說,要防止伊蚊,又要看到“魚戲蓮葉”,於是買來的魚都放在蓮葉圓潤的魚缸裡,還配了媽媽網購的水草。此外,爸爸還將花盆的黑土弄進魚缸,理由是“水至清則無魚”,還有蓮花出淤泥……媽媽不同意,但也只好將就他。

    結果,魚先後告別了,儘管留下了希望種子。碗蓮未開花,荷葉也凋零了。媽媽說,也許是魚咬死了碗蓮,而人工培育的碗蓮也要了魚的命。

    最近,澳門天氣如《水滸傳》裡說的“烈日炎炎似火燒”。爸爸在處理碗蓮殘莖時忽然發現有兩條黃色透明的生物在動,米粒大小,像“鴻運當頭”和橙子魚寶寶,但一直靜止不動,晃動魚缸時才搖頭擺尾慢慢游弋,又很快就停住埋伏,可見頭前兩根觸鬚,身體前部六足,尾部三叉戟。爸爸懷疑是伊蚊或害蟲孑孓,準備讓檸檬魚消滅牠們,媽媽說留着觀察。我拍下照片後,利用AI查詢。

    原來是蜉蝣。群居在河溪,成蟲貌似蜻蜓和豆娘,是魚、蛙、蟾蜍及鳥類的食物。

    為何會出現在我家魚缸裡?媽媽說,也許是從碗蓮子或水草滋生的。那就是說,牠們是從遙遠地方快遞來澳的。果真如此,可謂神奇!蜉蝣微小,但霓裳羽衣,《詩經 · 曹風 · 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蘇軾說:“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蜉蝣短命,但快樂充實,雖比不上莊子說的不知春秋的螻蛄,但強過不知晦朔的朝菌,據說能活一兩天。因此,阮籍在《詠懷詩》裡說:“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

    如此神奇,就留下吧。現在,魚缸裡的蜉蝣附在水草上一動不動。我想,也許牠們有一天會振翅飛出,衣冠楚楚在空中起舞。

    我該複習準備迎接大考了。小提琴也該練了,演藝學院管弦樂團就要奏響《青春的旋律》。媽媽在準備營養餐,爸爸在電腦上播放羅文的《孔子曰》、許冠文的《學生哥》。



    龔勃熹  三育英  高二



95

鮮花
87

握手
45

雷人
6

路過
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