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逾半世紀海運戲院結業 海運戲院落下帷幕 世界航運樞紐的海運大廈,樓下的海運戲院,拜拜了!人有人格,戲院有院格。猶記當年一線大戲院,銀幕前都覆蓋了兩層帷幕,第一層一彎一彎皺褶的金黃色或絳紅色的帷幕,拉開後,底下薄紗那一層左右拉開。影像往往急不及待投映紗幕上,有點奇幻;然後移到銀幕……。這揭幕儀式早省掉了。 “海運”於海運旅遊中心區,座位一千七百。經過分割,樓上超等自成影院,亦五百位,迷你戲院不迷你,戲院英文名添了“Grand”, 成了“Grand海運”。 大戲院,放映大片,還享有欣賞新科技優先權。一九九五年,轟動一時的《七宗罪》(Seven)上畫,風聞影片沖曬時,特別進行“留銀”處理,含銀量較高,突出了影片近乎單色,光暗對比強烈的效果。全球只數百個此種特別拷貝。所以,必須敲定前往“海運”,才能感受到這細緻效果,以至它的闊銀幕構圖……。大戲院令人懷念,大片只在大戲院公映。如:《風月俏佳人》《末路狂花》《ET》《義海雄風》《天地雄心》……。龍頭大院,遇上首映,自然星光熠熠,觀眾擠在大堂,往往與明星摩肩而過…… 一九九三年,海運戲院改建,樓下變為“繽麗好萊塢”餐廳,當日蒞港揭幕的史泰龍、查理辛,訪問中,他們大談很重視餐廳的選址,因為前身就是戲院,特別匹配。如此説,對戲院有懷念之情的人而言,有點諷刺。 不知如何,海運開幕的第一任經理,仍記得大名袁國祥,戲院世家。他父親“袁伯”袁耀鴻,曾經主理利舞台、新光頗有建樹。海運依舊在,星光幾度紅……。 高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