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推進“瘋狂”軍費計劃 北約成員國近日在布魯塞爾召開防長會議,為月底召開的北約峰會作準備。會議通過了北約新制訂的“能力目標”計劃,要求成員國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之五投資於國防,其中百分之三點五用於核心國防開支,百分之一點五用於國防和安全相關投資。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稱各國就百分之五的新軍費標準“接近達成共識”。然而,這一計劃背後卻是重重矛盾與危機。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就對歐洲盟國施加壓力,要求承擔更多安全責任,並盡快達到百分之五的指標。二○一四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後,北約威爾士峰會決定,到二○二四年,成員國至少將GDP的百分之二用於國防開支。當時包括美在內,僅有三個成員國達到這一標準,這實際上是要求北約歐洲成員國整體大幅度提高國防開支,嚴重影響了歐洲國家的社會開支,引發歐美之間的多次爭執,歐洲民眾的不滿情緒也由此埋下種子。到了二○二四年,受俄烏衝突影響,雖有廿三個成員國達到百分之二,但如今要翻倍至百分之五,無疑給歐洲國家套上了更沉重的枷鎖。 防務開支如何分類,各國各執一詞。是否將對烏克蘭援助納入其中,也沒有統一意見。提高防務開支的具體路徑、方式以及時間表等,更是爭吵不休。北約秘書長呂特提出將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定為二○三二年,可許多成員國要求將時間延續到二○三五年甚至更晚。西班牙國防大臣直言:“百分之二的支出足以履行我們所承諾的責任”,可見部分成員國對這一目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滿懷疑。 歐洲國家這一“瘋狂”的軍費計劃意味着巨大的經濟負擔。到二○二四年,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時等多個北約成員國連百分之二的指標都未達到,如今卻要在此基礎上翻倍加碼。為了籌集資金,各國勢必通過增稅、借債、削減福利、壓縮醫療和養老等民生開支,將加劇社會動盪和危機。歐洲將不得不為這個根本不存在的所謂“威脅”埋單。 北約這一計劃對世界格局的負面影響同樣巨大。二○二四年全球軍費開支總額達二點七二萬億美元,其中北約總開支達一點五萬億美元,佔全球軍費開支總額五成半,國際軍力對比已然嚴重失衡。若北約未來仍加快推行百分之五國防開支的目標,這種失衡將加速加劇,對世界和平與安全構成更大威脅。北約秘書長呂特在近期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了與日本、韓國等夥伴關係的交流,渲染“中國威脅”。這表明北約軍力擴充的影響範圍不僅局限於歐洲,還將對亞太地區構成更多威脅。 北約的“百分之五的軍費計劃”,是一場不顧歐洲國家實際情況、不顧歐洲納稅人利益、不顧世界和平穩定的“瘋狂”鬧劇。歐洲國家應保持清醒,不要被美國牽着鼻子走,避免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 |
請發表評論